電腦網路與連結技術:第九章 Gigabit Ethernet 網路 下一頁 |
第九章 Gigabit Ethernet 網路連結
解說 Gigabit、10 Gigabit 的工作原理、通訊結構、以及網路應用架構。 9-1 Gigabit Ethernet 網路簡介
9-1-1 Gigabit Ethernet 網路規範 一般將為 Gigabit Ethernet 或 1000BaseX(LX、SX、CX)及 1000BaseT稱為『超高速 Ethernet』網路,它的標準規範是 IEEE 802.3z和 IEEE 802.3ab。首先將 Gigabit Ethernet 網路的主要特性歸類如下: (1) 傳輸速率為 1000 Mbps。 (2) 訊框為 IEEE 802.3 CSMA/CD 訊框。 (3) 傳輸媒介為第五級無遮蔽式雙絞線(Unshielded Twist Pair, Cat-5 UTP)或遮蔽式雙絞線(Shielded Twist Pair, STP)、或光纖纜線。 (4) 網路架構以集線器或交換器為佈線主要骨幹,網路最大範圍為 205 公尺。 (5) 通訊協定為 CSMA/CD,不提供優先權傳送服務。採用載波延伸(Carrier Extension)技術和訊框爆發(Frame Bursting)技術支援 CSMA/CD,以提昇網路傳輸效率。 (6) 不提供保證傳送延遲服務。 (7) 頻寬使用不保證公平。 (8) 高負載時頻寬使用率低。 (9) 適合多媒體傳送。在頻寬使用容許範圍內,1000 Mbps 的傳輸速率足以應付即時性的多媒體傳送,如語音或視訊等等。 (10) 網路容錯性高。網路主要架構以集線器連線為主,任何工作站和集線器之間連線發生故障,不會影響到其他工作站的運作情形。 9-1-2 Gigabit Ethernet 基本原理 我們回顧一下由 Ethernet 網路演變到 Fast Ethernet 所使用到的技術。為了提高 10 倍的連輸速率(由10 Mbps 到 100 Mbps),不但縮短了網路距離(由 500 公尺到 205 公尺),也改變了編碼技巧(由曼徹斯特編碼到 8B/6T 編碼)和訊號傳輸方式(由二電位之數位編碼到多電位水準編碼),甚至提高了傳輸媒介的品質(由 Cat-3 UTP 到 Cat-5 UTP),好不容易才將速率提高 10 倍。 在這所有過程之中,最主要的目的是要 Fast Ethernet 能和原來的 Ethernet 網路規格相符。其間所遇到最困難的瓶頸是要符合 CSMA/CD 通訊協定裡所規定的最小訊框(512 位元),這是為了要配合 CSMA/CD 協定運作中的碰撞偵測功能。 如果我們現在要將網路傳輸速率由 100 Mbps 提高到 1000 Mbps 的傳輸速率,依然使用延伸 Fast Ethernet 技術的做法幾乎是不可行的,比較可行的方法之一就是打破 Ethernet 的最小訊框限制。因此,Gigabit Ethernet 將最小訊框由原來的 512 位元(64 位元組)提高到 4096 位元(512 位元組),增加 8 倍,延長訊框停留在傳輸媒介上的時間,以符合碰撞偵測的功能,當然也因為要與原來的 Ethernet 網路相容,需要一些補救的措施,以下幾節介紹一些相關的技術。 我們可以發現 Gigabit 網路可能主要做為網路骨幹傳輸之用,在這方面的應用還是以交換器的架構較為理想,因此,802.3z 標準中規劃兩種網路架構:(1) Gigabit Ethernet Switch 提供具有流量控制的『全雙工點對點鏈路』(Full-duplex point–to –point links),其是利用連接埠之間的訊框轉送機制,因此不受限於 CSMA/CD 通訊協定,並且不會發生碰撞,所以在製作上反而較容易。(2) Gigabit Ethernet Hub 網路提供具『半雙工共享碰撞網域』(Half –duplex shared collision domain)的特性,且受限於 CSMA/CD 通訊協定,還得考慮碰撞機率的問題。 9-1-3 Gigabit Ethernet 協定堆疊 圖 9-1 為 Gigabit Ethernet 協定堆疊,其中 MAC 層次以下有四種型態:(1 Mbps, 10 Mbps)、10 Mbps、100 Mbps、1000 Mbps彼此之間並無關連。其中包含的主要內容如下:
圖 9-1 Gigabit Ethernet 協定堆疊 Gigabit Ethernet 標準同時支援全雙工點對點鏈路(交換器連接埠)和半雙工共享傳輸鏈路(集線器連接埠)。在實體層上支援 Cat-5 UTP 和 150 歐姆 STP,在光纖方面同時支援單模和多模光纖。 |
翻轉工作室:粘添壽
電腦網路與連結技術:
翻轉電子書系列: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