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腦網路與連結技術:第十三章 TCP/IP 與 Internet 連結技術 下一頁 |
第十三章 TCP/IP 與 Internet 網路技術
包含 IP、ARP、RARP、ICMP、TCP、UDP 與 IPv6 通訊協定,並介紹 Internet 網路連結技術之 RIP、IGRP、EIGRP、BGP 等協定及其運作原理。 13-1 TCP/IP 網路簡介 在 1960 年代末期,美國國防部(Department of Defense, DoD)有鑒於機構內,不同廠商之電腦充斥,各種電腦都有自己的作業系統及網路,彼此之間溝通非常困難,甚至無法互相傳送檔案,因此決定建構一個標準的通訊協定,讓不同廠商之間的電腦能夠連結在一起,並使能互相通信及傳遞資料。於是在 1968 年接受若干大學和公司的建議,成立『國防部尖端研究企劃署』(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, DARPA)負責該工作。初期 DARPA 架設一個實驗性的分封交換網路,稱之為『ARPANET』,作為連結一般政府機關及實驗室的電腦,效果非常良好。同一個年代 Unix 也在 Bell 實驗室被發展出來。 1970 年代初期,ARPANET 開始嘗試加入不同的傳輸介質,如移動式無線電、衛星連線等等。直到 1975 年,DARPA制定了標準介面,使其更容易與一般區域性網路連接,例如 Ethernet 或 Token-Ring 網路等,TCP/IP 的基本雛形就因此而誕生。到了 1980 年,TCP/IP 正式問世,DARPA 為了推廣它,便以極低的價錢安裝在不同電腦上,然而當時各大型廠商都有自己的網路系統,對於 TCP/IP 的發展興趣索然,DARPA 便以提供獎學金方式,與柏克萊(Berkeley)大學合作,將 TCP/IP 植入 BSD Unix 作業系統內。隨著 Unix 作業系統漸漸普及於各大學之間,TCP/IP 也漸成為各大學和研究機構之內電腦的主要連線。1983 年美國國防部為了顧及機密要求,將 ARPANET 分割成兩個網路:MILNET 和 ARPANET。ARPANET 為非機密部分;而 MILNET 為機密部分,僅供與 DoD 簽約合作之廠商使用。在同一時期,Internet 網路開始風行於各學校與研究單位之間,當時它代表由 MILNET 和 ARPANET 所構成的整個網路。 到了 1980 年代末期,隨著 Internet 網路的普及,網路的商業化應用如雨後春筍般的被發展出來,Internet 網路漸漸深入到辦公室,Internet 的應用再也不限制於學校或研究單位。因此,TCP/IP 網路由軍方發展出來,並經歷工程界、學術界、而到達商業界。從此以後,各電腦廠商已漸漸正視 TCP/IP 的威力,而開始在自家電腦上植入 TCP/IP 通訊協定,也使 TCP/IP 不再拘限於 Unix 作業系統,不同廠商的作業系統也都可以利用 TCP/IP 來互相通訊及傳送檔案。ISO為了希望能整合不同廠商電腦之間的連線,以數十年光陰推展 OSI 協定標準,卻依然沒有達成目的,沒想到竟被 TCP/IP 捷足先登,目前全世界大部分網路系統都已被 TCP/IP 整合成功。 除了 Unix 作業系統以 TCP/IP 作為區域性網路連線外,在大部份人的認知中, TCP/IP 是廣域網路上的通訊協定,而區域網路連結的通訊協定仍侷限於各自開發的網路系統。例如 Microsoft 網路的 NETBEUI、Novell 網路的 IPX、以及 IBM 的 DLC 等等。但隨著區域網路之間連結性的需求日益增加,許多廠商也漸漸以 TCP/IP 通訊協定作為區域網路之間的連線使用。
|
翻轉工作室:粘添壽
電腦網路與連結技術:
翻轉電子書系列: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