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腦網路與連結技術第八章 Fast Ethernet 網路 上一頁    下一頁

8-5 Fast Ethernet 通訊結構

 內容:

8-5-1 100BaseT 通訊架構

100BaseT802.3u)通訊協定必須能相容於兩種規範:802.3i10BaseT 802.3z1000BaseT),因此在通訊協定架構裡增加『聚合次層』(Convergence Sublayer, CS,如圖 8-12 所示。其主要目的是提供 CSMA/CD MAC 次層和 PMDPhysical Medial Dependent)次層之間的介面,並且讓 MAC 次層不必知道實體層已經使用了 100 Mbps 的傳輸速率和不同的傳輸線路的情形下,依然可以順利運作。也就是說,CSMA/CD 通訊協定可以完全不必修改,就可以透過 CS 次層連接不同傳輸媒介和傳輸速率。

為了支援不同的傳輸媒體,在 CS 次層及 PMD 次層之間又定義了『媒體無關介面』(Medial Independent Interface, MII。圖 8-13 表示此介面所包含的訊號。

 

8-12 100BaseT 通訊架構圖

在曼徹斯特或差動式曼特斯特的『時序編碼』(Clock Encoding技術之下,為達到傳送端和接收端之間的時脈同步,在傳輸訊號中每個位元的中間都有變化,相對應的傳輸頻寬也因之提高一倍。但在高速網路之下,頻寬是決定傳輸速率的主要因素,因此 Fast Ethernet 不適合使用曼測斯特編碼技術。但為了解決同步問題, Fast Ethernet 採用的『位元串編碼法』(Bit String Encoding,可以保證每一個編碼後之符號都有足夠的訊號轉換,此訊號轉換可以讓接收端達到接收同步的功能。

『位元串編碼法』是將原來資料以每四個位元分成一組,每一個編碼符號是由一組或多組的四位元編碼而成。由圖 8-13 所示,串列位元經過 CS 層後,經過編碼並以四個位元為單位的 MII 介面,再依照各個『實體媒介相依層』(Physical Medial Dependent, PMD轉換成訊號傳送出去。因此 CS 次層的主要功能包含:

(1) MAC 傳送訊框時,負責將 MAC 送出去的位元串轉換成以四個位元為單位(TxD[0], , TxD[3])的串列,以便傳給 MII 介面。

(2) MAC 接收訊框時,負責將 MII 介面送來的四位元單位(RxD[0], , RxD[3])轉換成位元串,以便傳給 MAC 層。

(3) PMD 次層所產生之載波感測(CRS)和碰撞偵測(CD)訊號傳給 MAC 次層。

 

8-13 100BaseT 介面訊號

依照圖 8-12 所示,不同傳輸媒介都有自已的 PMD 次層,大致上可區分為 100BaseT4100BaseTx、以及 100BaseFx,以下幾節我們將分別介紹它們的特性。

8-5-2 100BaseT4 介面技術

100BaseT4 網路的傳輸線採用具有四對線的第三級無遮蔽式雙絞線(Category 3 UPT)。為了達到 100 Mbps 的傳輸速率,每一對線都必須被使用來傳送資料,這也是T4名稱的由來。

CSMA/CD 通訊協定裡,有一個重要的特性就是在同一網路上只有一部工作站可以傳送訊框。對任何工作站而言,不是在傳送資料就是在接收資料,不可能同時進行。每部工作站都是由集線器連接,因此集線器和電腦之間都是以『半雙工』方式傳輸。在 10BaseT 的系統之下,只用到兩對雙絞線,其中一對用來傳送訊框;而另一對則用來接收訊框,且這兩對線都只能單向傳送。訊框碰撞的偵測方式是當工作站在傳送的雙絞線上發送訊框,同時又在接收的雙絞線上接收訊框。

100BaseT4 的四對線使用方式,原來 10BaseT 的兩對雙絞線(第一、二對)仍然相同功能使用(單工模式),但其他兩對則用來傳送和接收交替使用(半雙工模式)。如圖 8-14 所示,其四對雙絞線使用情況如下:

傳輸線運作模式

二對線:單工運作。

四對線:半雙工運作。

工作站傳送訊框至集線器

第一、三、四對線傳送訊框運作。(工作站 集線器)

第二對線使用於載波感測和碰撞偵測。(集線器 工作站)

工作站由集線器上接收訊框

第二、三、四對線傳送訊框。(集線器 工作站)

第一對線使用於載波感測和碰撞偵測。(工作站 集線器)

也就是說,兩個方向的傳送訊框都適用三對線的並行傳送,對於 100 Mbps 的傳輸速率而言,每對線傳送速率為: 100 Mbps / 3 = 33.33 Mbps

 

8-14 100BaseT4 四對雙絞線的使用

(A) 8B/6T編碼

100BaseT4 網路不採用曼徹斯特編碼方法,因為曼徹斯特編碼法中,每個位元中間都有變化,所以其頻寬得是傳輸速率的兩倍。如 100BaseT4 以三對雙絞線傳送訊框,而每一對線必須負責傳輸速率為 33.33 Mbps,如採用曼徹斯特編碼則每對線的頻寬是 66.66 Mbaud(訊號變化率),遠超過 Cat-3 UTP 所能容忍的最大頻寬 30 Mbaud。為了減少頻寬,100BaseT4 採用8B/6T 編碼法(亦是位元串編碼法)(請參考本章41頁表8-3),這種編碼法是 8 個位元以 6 個符號字碼表示,每個符號字碼具有『三電位水平編碼』(3-Levelternary Code。這三種電位水平為 +V0-V(以 +、0、- 表示之)。也就是說,在傳送訊框之前,先將位元串切成每 8 個位元為一組,而每一組轉換成 6 個符號字碼,每個符號字碼都具有 3 種電位變化可能。如圖 8-15 所示,位元組 "01010101" 轉換為 "--+0++"。如果使用這種編碼法,100BaseT4 每對傳輸線的頻寬由原來 33.33 Mbaud 減少為 25 Mbaud= 100 MHz × 1/3 × 6/8),這已經在 UTP 所能支援的範圍內。

 

8-15 8B/6T 編碼範例

字碼符號編碼最重要的問題是直流平衡(DC Balance),也就是傳輸上的訊號電位的總和最好能維持在零電位的水平,如此,才可以使接收端於接收訊號時,有一個零電位的參考電壓以便能清楚的辨識 +、0、- 三種電位水平的訊號。在 8B/6T 編碼中,表示字元符號(6T)有 729 個(= 36),而資料(8T)只有 256 個(= 28)。我們由這 729 個字碼之中找出合乎直流平衡的 256 個字碼,它的基本條件是每個符號內的電位總和為 0 1。因此,我們選擇字碼的原則是先考慮維持直流平衡的字碼,再由這些字碼之中選出至少兩次電位轉換的字碼。後者的考慮因素是為了讓接收端在接收訊號時能達到同步的功能。在所有字碼之中(729),比重為 0 1 的字碼共有 267 個,為了滿足後者的要求,我們將其中電位轉換少於 2 次的字碼剔除(5 個),然後再將前面或後面有連續 4 個零的字碼去除(6 個),則剛好剩下 256 個字碼足於表示 8 個二進位元字串。這些字碼的編碼如表 8-3 所示。

在我們所挑選的字碼比重不是 0 就是 1,它的計算方法是將 6 個符號的電位總合是 0 1 +,例如字碼  ++0+-- 的比重是1,而字碼 -+0 0-+ 的比重是0。但如果傳送端連續傳送比重為 1 的字碼,接收端在判斷電位的偏移量時有可能會將連續的 +V 電位累加視為零電位,而產生字碼辨識上的錯誤,這個現象稱為『直流迷失』(DC Wander。為了避免接收端產生直流迷失的現象,最好的方法是傳送端在傳送字碼時,能使比重為1 0 的字碼交替發送,讓接收端較容易校準和傳送端同步的電位水平。為了達到這個目的,發送端在發送資料時,就必須依照比重為 1 0 的字碼交替發送,因此,連續發送字碼如未交替變化時,則下一個字碼必須反相(+ +)(比重為 1 的反相為 0、反之亦然)。例如傳送連續為 01101101 的資料,其字碼為 + + 0 + --,則發送出去的訊號是 ++0 +--、--0-++、++0+- -、--0-++、++0 +--‧‧‧,其中偶數字碼皆以反向發送。接收端以相同的規則處理接收字碼。其傳送字碼之狀態變換如圖 8-16 所示。

 

8-16 傳送字碼之狀態變換圖

為了傳輸線路比較容易處理,我們將欲傳送的位元串經過 8B/6T 編碼後,以每一個字碼的 6 個符號分別依序輪流在三條傳輸線上發送,如圖 8-17 所示。每一條傳輸線再依照字碼比重為 1 0 交替發送(依圖 8-16 字碼狀態變換)。接收端再將每一條雙絞線上所收到的字碼依序進行解碼工作,直到訊框的最後字碼收到後,再整合三條線的接收訊息。

 

8-17 字碼在雙絞線上的傳送順序

比重為 0 1 的字碼交替發送(如圖 8-17)也有助於錯誤的檢出。如果接收端發現所收到的字碼並非如圖 8-17 的變化,或字碼總合比重不是 0 1,便知道訊號在傳輸線上已受到干擾破壞。因為發送字碼並無法剛好三條傳輸線平均分配,又發送訊框時,三條傳輸線在時序上會有所延遲。因此,為了讓三條雙絞線能同時結束接收訊息,我們在訊框最後的 CRC4 個位元組)傳送後加入字串結束(End of Stream, EoS),以便讓三條傳輸線的結束對齊。EoS 的字碼最長為 6 個符號(+ + + + + + - - - - - - ),到底傳送該哪一種符號,是根據該傳輸線上字碼的總合,如為 0 則使用 - - - - - - ;如總合為 1 則使用 + + + + + +。另一則,每條雙絞線上到底傳送幾個符號,這要看最後傳送字碼的結束是否對齊。

(B) 碰撞偵測及預防串音

100BaseT4 的四對雙絞線之中,工作站(集線器)在傳送訊框給集線器(工作站)時,使用第 134(或 234)對傳送,而第 2(或 1)對雙絞線則用來偵測是否發生碰撞。如果第 2(或 1)對收到非正常的字碼符號,並判斷訊框已經和其他訊號發生碰撞,如圖 8-17 中。此時,工作站傳送訊框給集線器,而第 134 對雙絞線上靠近工作站端較強的訊號將會對第 2 對雙絞線發生干擾現象,稱為『近端串音』(Near-End cross-talk, NEXT

 

8-18 串音干擾現象範例

此現象可能讓發送端誤判為已經發生碰撞,同樣的現象也會發生在集線器傳送訊框給工作站。為了減低近端串音現象的發生,對每一個訊框的前導部分(Preamble)採用兩種電位的編碼,而非如同訊框資料採用三種電位編碼。這種方法增加高低電位大小的差異,有助於工作站或集線器在判斷碰撞時,分辨到底是近端串音或是在前導部分發生碰撞。前導部份在編碼上稱為『字串起始』(Start of Stream, SoS,並且包含兩種電位水平的字碼:SOS-1 SFDStart Frame Delimiter)。由圖 8-18 中,可以發現第四條雙絞線上的 SFD 前只有一個 SOS-1 字碼,而其他兩條雙絞線上都有兩個 SOS-1 字碼。這是因為訊框的第一個位元組將由第四條雙絞線上傳送,第二個位元組將由第一條發送,第三位元組將由第三條發送,然後依序輪流發送。

 

8-19 前導部份的編碼與傳送

當工作站或集線器偵測到訊框發生碰撞時,它會送出一個擾亂訊號(Jam Sequence)然後停止發送訊框。此時發送者必須知道其他參與碰撞的工作站何時停止傳送訊框,以便開始進行重新傳送訊框的步驟。此部份較容易完成,因為在 8B/6T 的編碼法下,沒有傳送訊框可由三條雙絞線上的電位都是 0 判斷出來。此時也不會在碰裝偵測上受到近端串音影響。為了增加傳輸線的使用率,傳送訊框的間隔時間(Inter-Frame Gap)也由原來 Ethernet 9.6 μs 縮短為 960 ns

8-5-3 100BaseTx 介面技術

100BaseT 中的 Tx Fx 只針對傳輸技術規範的加強,使其達到傳輸100 Mbps 的能力,不同於 T4,需修改傳輸模式始能達到。100BaseTx PMDPhysical Medial Dependent 標準是 IEEE 802.3u,幾乎完全依照 ASNI X3T9.5 的規範,也因此稱之為x。其採用 ANSI 所發展的『雙絞線實體層傳輸媒體』(Twisted-Pair Physical Medial Dependent, TP-PMD,或稱為『銅線分散式資料傳輸介面』(Copper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, CDDI規範。

100BaseTx 採用兩對雙絞線作為傳輸訊框,一對使用在傳送訊框;另一對作接收訊框使用,其接頭方式(RJ-45)和 10BaseT 都相同。為了傳輸 100 Mbps 的速率,100BaseTx 採用頻寬較高的第五級雙絞線(Cat-5 UTP)或150 歐姆的遮蔽式雙絞線(STP)。傳輸線每段長為 100 公尺。

在資料編碼方面,100BaseTx 也是採用 FDDI 的兩階段編碼技術,第一階段是資料經過 4B/5B 編碼後,再經過第二階段的 NRZI MLT-3Multi-Level Transmission -3)編碼轉換成訊號,如圖 8-19 所示。而雙絞線上所需的頻寬是 31.25 MHz=100 × 4/54B/5B 編碼)× 1/2NRZI 編碼)× 1/2MLT-3 編碼))。(相關技術請參考第十八章)

 

8-20 100BaseTx 的訊號編碼方式

8-5-4 100BaseFx 介面技術

100BaseFx PMD 標準規範是 IEEE 802.3u,傳輸技術採用 ASNI X3T9.5FDDI),因此稱之為x。它的應用的目標是放在使用光纖線路和目前廣泛使用的 FDDI 傳輸線路。也就是高速傳輸骨幹的應用、長距離連線的應用、電子干擾環境下的傳輸應用、或者是更安全(Security)的傳輸連線使用。100BaseFx 100BaseTx 一樣,也都借用了 ANSI X3T9.5 的實體層規格,但 100BaseFx 採用光纖實體規格(Fiber PMD)。如同 FDDI100BaseFx 可以採用多模光纖或單模光纖來當傳輸線路,而其接頭也是採用與 FDDI 相容的 ST 接頭或 MIC 接頭。一般 100BaseFx 大多使用在集線器(或交換器)之間的中繼連線。(相關技術請參考第十八章)

8-5-5 100BaseT 自動協商

自動協商(Auto-negotiation)是 100BaseT 一項非常重要的特性。適用於所謂的雙速(dual-speed)網路卡或集線器。也就是說,網路卡和集線器的連接埠皆支援 10 Mbps 100 Mbps 兩種速率。如果雙方都同時支援 100 Mbps,則以此速率通訊,否則以 10 Mbps 速率通訊。彼此之間協商是由網路卡和集線器的連接埠自動完成,使用者完全不必參與。自動協商除了協商網路卡的雙速特性外,其他協商因素還有收發器型態、傳輸模式(全雙工或半雙工)、纜線規格(Cat-3 Cat-5 UTP)、以及雙絞線的對數(二對或四對)等,如圖 8-20 所示。表 8-2 為自動協商的優先次序。

 

8-21 100BaseT 自動協商功能

8-2 自動協商優先次序表

實體層型態

     

傳輸模式

優先權

100BaseTx

兩對雙絞線 (Cat-5 UTP)

全雙工

1

100BaseT4

四對雙絞線 (Cat-3 UTP)

半雙工

2

100BaseTx

兩對雙絞線 (Cat-5 UTP)

半雙工

3

10BaseT

兩對雙絞線 (Cat-3 UTP)

全雙工

4

10BaseT

兩對雙絞線 (Cat-3 UTP)

半雙工

5

 

翻轉工作室:粘添壽

 

電腦網路與連結技術:

 

 

翻轉電子書系列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