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-8 基頻傳輸技術
2-8-1 基頻傳輸簡介 以脈衝(Impulse)訊號(或稱數位訊號)在傳輸媒介上傳送,稱之為『基頻傳輸』(Baseband),其特性如下: (1) 傳輸媒介:雙絞線、同軸電纜(50 歐姆)或光纖。 (2) 脈衝訊號:基本上,傳輸媒介上同一時間只允許一個脈衝訊號傳送。如有兩個脈衝訊號同時發送到傳輸媒介,造成兩個脈衝訊號相加,而產生另一個訊號,將會失去原來訊號的意義。此現象稱為『碰撞』(collision)。 (3) 同步問題:通訊中的雙方對脈衝訊號的偵測時脈不一定完全同步,會造成雙方訊息傳輸的錯誤,因此必須處理同步問題。 (4) 訊號重置器(Repeater):脈衝訊號經過長距離的傳送,訊號波形必定會因衰減而改變,必須利用訊號重置器重新整形再傳送,以延伸傳輸距離。訊號重置器也是雙向傳輸。 (5) 多工技巧:基頻傳輸一般都使用分時多工技巧。 如果使用同軸電纜,當脈衝訊號被發送到傳輸媒介上後,訊號往兩方向傳遞(雙向性)。當脈衝訊號傳遞到纜線終端時,會反射回來成為反射波,前進訊號和反射訊號相結合,便破壞原來的訊號。因此在纜線的終端兩頭必須安裝終端器(Terminator),將前進波吸收,以免再反射回去。終端器其實是一個電阻器,其阻抗大小和纜線阻抗相同(50歐姆),如圖 2-11 所示。
圖 2-11 脈衝訊號的傳遞方向 2-8-2 同步化 『同步化』(Synchronization)的目的是要讓通訊中雙方的時序達到同步,使傳送和接收之訊息不致發生錯誤的判斷。在基頻傳輸中,雖然通訊協定已制定好某一標準工作速率(如56Kbps或10Mbps),然而傳送端與接收端也都符合標準,在規定速率下傳送與接收訊號;但雙方震盪器所產的頻率不可能完全相同(物理現象),因此雙方所產生的速率也不會真的一樣;又即使雙方速率相同,時序也不可能完全同步。當傳送端將訊號發送到網路上,接收端會在每一位元時間內去偵測脈衝電壓是高電位或低電位(如圖 2-12),再解碼回二進位的0或1。如果雙方速率不同或時序沒有同步,便無法正常通訊,這種現象稱為『同步問題』。 另外,即使通訊雙方開始傳送時都已完全達到同步,但隨著資料增長(時間拉長),也有可能會失去同步性,如圖 2-12 所示。如果在傳輸的資料中有加入同步訊號,使雙方傳遞訊息中隨時保持同步,便稱為『同步傳輸』。如果在資料中沒有加入同步訊號,而必須靠其他控制訊號來達到雙方同步,稱為『非同步傳輸』。基本上,不論同步或非同步傳輸,雙方的速率和時序都必須維持同步才能正確通訊。以下介紹非同步傳輸和同步傳輸的同步化。
圖 2-12 通訊雙方時序未同步 2-8-3 非同步傳輸 『非同步傳輸』(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)利用一個起始位元(Start bit)和結束位元(Stop bit)訊號來達到同步目的,前者表示計時的開始,後者表示計時結束,如同雙方事先校準時間一樣。 通訊雙方同步的步驟如下(如圖 2-13):(1) 首先雙方協議傳輸速率,(2) 發送端用起始訊號表示開始傳送,(3) 傳輸某些位元後緊接著傳送結束訊號,表示要求再同步一次。(4) 發送端再次傳送起始訊號表示欲開始傳送。接收端利用收到的起始和結束訊號來調整時序,使之同步於傳送端。因此非同步傳輸每一次只能傳送較少資料(一般8 bit),便需再要求同步一次。一般使用在交談式傳送,如RS-232C之傳輸方式,其規格如下: (1) 以一 個位元組(5 ~ 8 個位元)為單位傳送(依照雙方協議而定),前後加入起始位元(一個位元時間的高電位)和結束位元(1 ~ 2 個位元時間的低電位)。 (2) 平常不送資料時(Idle,即空閒狀態)維持在低電壓,傳送資料前先送一個正電位(起始位元)表示開始傳送資料。 (3) 兩字元間最少要間隔一個結束位元(低電位)。
圖 2-13 非同步傳輸範例 2-8-4 同步傳輸 『同步傳輸』(Synchronous Transmission)表示傳送端會將同步訊號加入到傳輸資料當中,使接收端可以一邊接收資料,一邊利用該同步訊號調整本身的時序,俾能隨時同步於傳送端的時序。在傳輸資料中加入同步訊號最直接的方法是利用曼徹斯特編碼技巧,接收端將接收資料中每一位元中間變化的時序取出,便成為同步訊號(如圖 2-7 (f));這同步訊號必定和傳送端的時序相同,因此接收端便可利用此訊號調整本身的時序,使其同步於傳送端。圖 2-14 為 HDLC 傳輸協定的訊框格式,傳送端首先傳送一串列的『前置訊號』(48 Bits, Preamble),接收端利用此前置訊號(曼徹斯特編碼)來調整時序使同步於傳送端。 接著再利用『旗標』(01111110)表示訊框的開始和結束。由於整個訊框資料都用曼徹斯特編碼,所以雙方能隨時保持同步狀態。也就是這樣,在同步傳輸中一次可以連續傳送較多的資料,一般協定都規定在 2K ~ 8K 個位元之間。
圖 2-14 同步傳輸範例(HDLC)
|
翻轉工作室:粘添壽
電腦網路與連結技術:
翻轉電子書系列: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