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腦網路與連結技術第十一章 ATM 電信網路 上一頁    下一頁

11-5  ATM 實體層

內容:

ATM 實體層負責提供實體媒介來傳輸 ATM 細胞。其功能包括所有在媒介上的位元傳輸、排列、編碼、光電轉換等等。實體媒介包括雙絞線、光纖、同軸電纜、無線傳輸、以及衛星傳輸等等。 ATM 實體層是獨立的,和 ATM 層沒有關聯。換言之,透過 ATM 實體層, ATM 網路可以使用不同的傳輸媒介,並不影響 ATM 層的運作。ATM 實體層又細分為兩個次層(Sub-layer):傳輸匯集(Transmission Convergence, TC)和實體媒體相依(Physical Medium-Dependent, PMD)次層,如圖 11-10 所示。

11-10 ATM 實體層架構

11-5-1 ATM 傳輸匯集次層

『傳輸匯集次層』(TC sub-layer主要執行下列四項工作,這四項工作都是針對上一層(ATM 層)的特殊功能而設計。

(1) 傳輸訊框之調適(Transmission Frame Adaptation):如果下層的傳輸系統是『訊框式傳輸網路』( SONETSDHT3),那麼在傳送之前,傳輸匯集次層就必須將細胞包裝成合法的訊框格式。在接收端接收到訊框之後,則傳輸匯集次層再將訊框還原成原來的細胞格式。

(2) 細胞之素描(Cell Delineation):當傳輸匯集次層接收到一位元串 (Bit Stream)時,傳輸匯集次層必須有能力偵測出細胞的邊界,並將位元串還原成細胞。

(3) 標頭錯誤檢查序列之產生及驗證(Header Error-Control (HEC) Sequence Generation and Verification): ATM 網路中,對細胞唯一做的錯誤檢查是利用標頭檢查序列 (HEC) ,主要用來檢查標頭是否有發生錯誤。因此在傳送前,傳輸匯集次層必須產生錯誤檢查序列,而接收端必須驗證是否發生錯誤,如細胞發生錯誤便將其拋棄。HEC 檢查碼是利用 CRC-10X8 + X2 + X +1)所產生。

(4) 細胞速率之調整(Cell Rate Decoupling):ATM 傳輸中,速率並非固定模式。因此在資料傳送中,可能會因速率不一致,而產生空白停頓的時間,但後面接著又有資料要傳送。傳輸匯集次層在傳送細胞時,必須將這些空白時間填入空白細胞,而接收端之傳輸匯集層必須過濾掉空白細胞。

11-5-2 ATM 實體媒介相依次層

實體媒體相依(Physical Medium Dependent, PMD)次層的工作比較接近於實體的傳輸媒介,針對傳輸訊號如何發送到傳輸媒介上,或如何由傳輸媒介上取得訊號。因此其工作包含有:(1) 定義位元時序和編碼技巧;(2) 定義實體媒介和其傳輸特性; (3) 擷取和插入時序同步的訊息。 ATM Forum 制定四個標準的高速傳輸媒介:

(a) 155 Mbps 於單模(single-mode)或多模(multi-mode)之光纖。

(b) 155 Mbps於多模光纖或遮蔽式絞對線 (shielded twisted pair, STP),並使用8B/10B編碼。

(c) 100Mbps於多模光纖,並使用4B/5B之編碼。

(d) 44.736Mbps於同軸電纜 (coaxial cable)

至於低速率方面,ATM Forum 目前也制定有51 Mbps Cat-3 UTP155 Mbps Cat-5 UTP 等標準,傳輸技術也如同 FDDI 網路的實體層,不再另述。

ATM 網路主要應用在公眾網路或私有網路的骨幹網路上。為了要連結不同區域的網路,勢必向中華電信或其他電信公司租用專線(Leased Line),或自行佈放較遠距離的連線。表 11-2 為各種數據專線的規格。

11-2 數據專線

訊號型態

傳輸率

描述

傳輸媒介

DS0

64 Kbps

一個語音通道

雙絞線

DS1

1.544 Mbps

24 DS0s

雙絞線

DS1C1

3.152 Mbps

2 DS1s

雙絞線

DS2

6.312 Mbps

4 DS1s

雙絞線

DS3

44.736 Mbps

28 DS1s

雙絞線/光纖

STS-1/OC-1

51.84 Mbps

28DS1s or 1 DS3

光纖

STS-3/OC-3

155.52 Mbps

3 STS-1s 位元組交插式

光纖

STS-3c/OC-3c

155.52 Mbps

3 STS-1s 位元組串接式

光纖

STS-12/OC-12

622.08 Mbps

12 STS-1s, 4 STS-3cs

光纖

STS-12c/OC-12c

622.08 Mbps

串接式

光纖

STS-48/OC-48

2488.32 Mbps

48 STS-1s, 16 STS-3cs

光纖

11-5-3 同步光學網路

ATM 網路主要應用在公眾網路或私有網路的骨幹上,因此它的傳輸媒介也是以光纖纜線為主。目前在『光纖通道』(Fiber Channel)的技術上較為成熟,使用上也較廣泛。光纖通道技術在 ITU-T 稱之為『同步數位階層』(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, SDH),而 ANSI 稱為『同步光學網路』(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, SONET)。然而 SDH SONET 兩者的規範大部分都相同,其間祇有部分專有名詞不同而已。

SONET 是由『數位傳輸階層』(Digital Transmission Hierarchy, DTH)改造而來。而『數位傳輸階層』是以每一條傳輸通道(例如 T1)的傳輸速率(1.544 Mbps)為倍數,來整合成各種不同速率的傳輸通道。每一條傳輸通道的數據設備配合傳輸媒介成一個通訊模組(如 T1),組合多個通訊模組成為不同速率的傳輸通道。例如: T3 組合三個通訊模組,其速率為 1.544 Mbps × 3DTH 比較適用於低速率的傳輸。然而 SONET是數位傳輸階層的改良品,它是利用同步多工的方法,將一條光纖纜線分成若干個『光學通道』(Optical Channel, OC),每一條光纖通道承載相同的傳輸速率(如 51.840 Mbps),也可以組合多個光纖通道成為多種傳輸速率。基本上,SONET 的傳輸速率比 SDH 高,比較適用於高速率的傳輸。也因此,ITU-T SONET 制定在 B-ISDN 的基本傳輸網路上。

然而,ATM 細胞是如何放在 SONET 網路上傳輸?首先,我們來瞭解 SONET 的訊框結構。以 STS-1OC-1)為例,一個訊框是由長為 90 及寬為 9 的矩陣所構成。每個陣列元素可存放一個位元組,因此一個訊框可承載 810 個位元組(= 90 × 9)。如每秒傳送 8000 個訊框(即是 125 μs 傳送一個訊框),則傳輸率為 51,840,000=8 × 9 × 90 × 8000),如圖 11-11 所示。在整個 SONET 訊框中包含了三個部份:資訊酬載(Information Payload)、傳輸負荷(Transport Overhead)和路徑負荷(Path Overhead)。傳輸負荷位於訊框前面三行,共佔用 1.728 Mbps,其主要是用來攜帶有關 SONET 傳輸連結(Transmission Link)的警告指示(Alarm Indication)、狀態資訊(Status Information)等等。第四行為路徑負荷,佔用 576 Kbps 的頻寬,其用來傳輸有關 SONET 端點之間的狀態與維護資訊。因此,對整個頻寬而言,可傳輸資料只剩 49.536 Mbps。在一個訊框之中可傳輸資料為 774= 9 × 86)位元組,又一個 ATM 細胞為 53 個位元組,亦是,一個訊框可容納14.6 個細胞。這表示有些細胞勢必要被拆開,分開存放於不同訊框內。因此,在路徑負擔欄位之中,有一個 H4 指標用來當作 ATM 細胞的指標指示器。

11-11 STS-1 訊框結構

翻轉工作室:粘添壽

 

電腦網路與連結技術:

 

 

翻轉電子書系列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