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絡理療 - 經脈學說概論第 四章 陰陽學說與五行學說   上一頁    下一頁

第四章 陰陽學說與五行學說

內容:

4-1 陰陽學說

古人觀察宇宙的自然轉換發展出陰陽學說,認為萬物都有陰陽對立的變遷。譬如描述四季變化,盛夏為陽、寒冬為陰,春夏秋冬的變遷如同陰陽對立、消長的演變。無論醫學、命理、天文、地理都是利用此方法描述變化的過程,然而經脈學說也不例外,認為每一條經脈都有陰陽屬性,人體就是宇宙大周天內的小周天,氣息就依照陰陽轉換中在各個經脈流動。

4-1-1 陰陽對立

說明自然界一切事務都有陰陽對立的現象,如下:

(a) 天為陽、地為陰;日為陽、夜為陰;水為陰、火為陽、女為陰,男為陽、、。

(b) 物極必反,陰陽隨時轉換。當陽性發展到最盛時,陰性隨之產生,陰性由弱轉強到極陰時,陽性隨之產生,又陽性發展到盛陽時,陰性隨之產生,如此周而復始。萬物即是如此生生不息。

4-1-2 陰陽互根互用

雖然萬物都有陰陽對立的配對,但並非獨立存在,陰物與陽物之間互為根本,相互利用,如下:

(1) 互為根本、相互生存;陽根於陰、陰根於陽。

(2) 氣為陽、血為陰;氣能生血、行血、統血,所以氣正常,有助於血的生化正常;血能含氣、養氣,所以血脂充沛,可資助氣充分發揮其生理功能,氣血之間相互滋生,相互為用,此為陰陽互根互用的範例。

4-1-3陰陽消長、陰陽平衡

(1) 陰陽消長、轉化變遷;陽消陰長、陰消陽長。

(2) 陰陽相互制約,平衡發展。

4-1-4陰陽相互轉化

(1) 靈樞:「四時之變,寒暑之變,重陰必陽,重陽必陰,故陰主寒,陽主熱,故寒甚則熱,熱甚則寒,故曰,寒極生熱,熱極生寒,此陰陽之變也」。

(2) 《素問.陰陽應象大論》:「寒極生熱,熱極生寒。」與《素問.六元正紀大論》:「動復則靜,陽極反陰」。

 

4-2 五行學說

古代哲學思想的最高指標是『中庸之道』,它認為萬物中必須平衡發展才是正常,無論天文、地理、醫學、命理都是如此。如何維持平衡,表示各種事務中皆有相生相剋的元素,譬如:太熱了需要冷水降溫;太冷了需要木材生火。因此,它將人、地、事、物等各領域內的元素屬性分類為: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等五種現象,當某元素過強時,需要另一元素克服降低其功能;又當某一元素過弱時,則需另一元素來補強,如此達成平衡發展的狀況。

4-2-1 五行正常運行

將某領域(天文、地理、命理、醫學、、)領域內元素區分為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等五行屬性,他們關係如下:

l   五行相生:五行之間存在著相互滋生、助長與促進的關係,譬如:木生火,即是木可以增長火;金生水,即是金可以促進水的增強。

循環運行:金生水、水生木、木生火、火生土、土生金、金生水、、、、等周循不息。

l   五行相剋:五行之間存在互相剋制的現象。譬如:金剋木,金可以剋制木的增長;木剋土,木可以壓制土的生長。即是當某一元素發展過強時,由另一元素壓制其繼續發展:

循環運行:金剋木、木剋土、土剋水、水剋火、火剋金,金剋木、、、等控制其平衡發展。

4-2-2 五行異常現象

l   五行相乘:當某一行無法滿足另一行的生成,可能會被乘需。譬如:水乘金,則表示水過於虛弱需要金大力滋養時,可以導致金乘虛。即是當某一元素過於虛弱需要增強供應其資源,導致供應滋養的元素隨之虛弱。

循環運行:水乘金、金乘土、土乘火、火乘土、土乘水、水乘金、、等惡劣循環導致運行系統崩潰。

l   五行相悔:當某一元素發展過於強盛時,另一元素需發展更強盛來壓制它,導致自己又過於強盛。

循環運行:金悔火、火悔水、水悔土、土悔木、木悔金、金悔火、、等惡劣循環導致系統過於火熱崩潰。

4-3 經脈氣血平衡說

4-3-1 臟腑歸屬五行屬性

古人將五臟五腑分類五行元素如下:

l   五臟屬性:肺屬金、腎屬水、肝屬木、心屬火、脾屬土。

l   五腑屬性:大腸屬金、膀胱屬水、膽屬木、小腸屬火、胃屬土。

4-3-2五臟五行運行

(1) 五臟正常運行

n   相生:肺生腎、腎生肝、肝生心、心生脾、脾生肺、肺生腎、、、。

n   相剋:肺剋肝、肝剋脾、脾剋腎、腎剋心、心剋肺、肺剋肝、、、。

(2) 五臟異常運行

n   相乘:肺乘脾、脾乘心、心乘肝、肝乘腎、腎乘肺、、、。

n   相悔:肺悔心、心悔腎、腎悔脾、脾悔肝、肝悔肺、肺悔心、、、。

4-3-3五腑五行運行

(1) 五腑正常運行

n   相生:大腸生膀胱、膀胱生膽、膽生小腸、小腸生胃、胃生大腸、大腸生膀胱、、、、。

n   相剋:大腸剋膽、膽剋胃、胃剋膀胱、膀胱剋小腸、小腸剋大腸、大腸剋膽、、、。

(2) 五腑異常運行

n   相乘:大腸乘胃、為乘小腸、小腸乘膽、膽乘膀胱、膀胱乘大腸、大腸乘胃、、、。

n   相悔:大腸悔小腸、小腸悔膀胱、膀胱悔胃、胃悔膽、膽悔大腸、大腸悔小腸、、、。

 

主講人:粘添壽

 

經絡理療 - 經絡學說概論:

 

 

翻轉電子書系列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