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料庫系統概論第 二章 資料庫系統簡介   上一頁    下一頁

2-3 資料模型

內容:

  • 2-3-1 何謂資料模型?

  • 2-3-2 資料模型的種類

2-3-1 何謂資料模型

資料模型是描述資料庫的內容、結構、以及使用方法。亦是資料儲存結構(陣列或樹狀、、),資料的限制規定、以及資料之間連繫的方法。前面兩者前一節大略說明過,後面資料之間連繫就是一個大問題,功能是如何由一個資料找尋到另一個資料,譬如由系所資料如何聯繫到系所老師、如何由老師連結到所開的課程、如何由課程找到修讀的學生、如何由學生找到他的監護人等等。因此它牽涉下列問題:

  • 資料結構(Data Structure)資料儲存方式,譬如陣列或樹狀格式。

  • 完整性限制條件(Integrity Constraints)確保資料庫內資料的完整性。譬如,某一位學生的更改姓名,在學校裡有關該學生的資料都要修改,不可以出現教務處有變更,學務處沒有變更的現象。或某一位學生退學,必須將它的資料在教務處或學務處都必須刪除,不可有遺落的現象。

  • 資料處理(Data manipulation)定義好的資料模型應該可方便的插入、修改、刪除、查詢等等的處理。

2-3-2 資料模型的種類

在資料庫發展過程中並沒有『資料模型』概念,早期設計資料庫時,只要能滿足需求就好。自從有了『關聯式資料庫』模型之後,為了區分它與之前資料庫有哪些地方不同,才將過去的資料庫拿出來定義模型。同學看一看就好,這都是過去的歷史陳蹟,目前僅存『關聯式資料庫』,以及『物件導向資料庫』(這一個聽一聽就好)兩種,以後就不知道了。這裡所說的資料模型式是講有關資料之間的聯繫方法,也就是如何從一筆資料(系所資料)找到另一筆資料(如系所老師),此種聯繫方法就是建立整個資料庫的模型。許多學者將資料模型區分為下列三種:

  • 階層式資料模型:利用樹狀結構建立資料之間的聯繫(父節點 => 子節點),因此僅能使用於一對多的資料模型。

  • 網路式資料模型:改進樹狀結構的缺點,在資料之間建立鏈路連結(網路),使能達到多對多的資料之間的聯繫。它建立的架構是:父節點 => 子節點 =>(鏈路)父節點。子節點之間還是無法聯繫得到,譬如,我要找到張大有的同班同學,就無法達成。

  • 關聯式資料模型:這是目前最風行的資料庫模型,幾乎所有資料庫系統都是這種模型。它將某些相同的資料歸納成一個關聯(Relation,我們稱為表格),某一個關聯描述一個東西(無論有形、無形或物件),描述方法是將該『東西』用幾個現象來標明,譬如,學生這個『東西』則用學號、姓名、性別、地址等等現象來描述,此『現象』就稱為『屬性』(Attribute,我們稱為表格的欄位)。關聯(表格)之間就找一個或多個屬性(欄位)來建立關係。譬如,學生資料裡的班別代碼,與班級資料表內的班級代之間建立聯繫。

其實,各種資料模型之間並沒有所謂優與劣的問題,是時代變遷需求的改變。當真實環境越加複雜時,就會發展出更複雜的資料模型來應付它。說不定再過幾年,真實環境更加複雜之後,關聯式資料模型已無法滿足,屆時一定會再發展出更先進的資料模型出來。當然,目前還到達那種環境,也很難猜測未來系統模型如何?

翻轉工作室:粘添壽

 

資料庫系統概論(含邏輯設計)

 

 

翻轉電子書系列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