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、《心經》緣由

二、《心經》緣由

粘添壽 撰

1. 《心經》經名

(1) 《心經》: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的簡稱,精要經典之意。

(2) 般若:梵音。意思是到彼岸的智慧,與世俗「智能與慧根」所稱的智慧有很大不同,而是能領悟佛經裡「」與「無常」之能力,很難用文字來表示,才採用梵音。最通用的翻譯是「了空智慧」、「妙智慧」或乾脆稱為「般若智慧」。

(3) 波羅蜜多:梵音。由脫離煩惱苦難的此岸到清境安詳彼岸之意思。一般俗稱為「超渡」。(備註: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為「波羅蜜」)

(4)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:脫離苦難到清境安詳彼岸智慧的精要經典。

2.《心經》來源

(1) 心經」雖然僅 260 個字,卻是《大般若波羅蜜多經》(簡稱《大般若經》)的精髓核心。《大般若經》是唐朝玄奘大師翻譯彙整而成,計有 600 卷,內容是記錄著佛陀在 22 年間對門徒所講的般若經文。佛陀在世時講經四十九年當中,說法的過程分為:華嚴時(21 天)、阿含時(12 年)、方等時(8 年)、般若時(22 年)與法華涅槃時(8 年)等五個時期,又稱為「五時說法」,其中般若經講得最久 22 年,可見般若經是多麼宏偉深奧。

(2) 《心經》大意:敘述觀自在(觀世音)菩薩修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過程。

(3) 主講者:有兩種看法。

** 釋迦摩尼佛:從略本結構看來,《心經》梵本應該是早期印度已由《大般若經》節錄下來的精要版本,是釋迦摩尼佛講的。

** 觀自在菩薩:從廣本結構看來,於序分就顯示由觀自在菩薩所講。

(4) 發問者:舍利子。

3. 《心經》是經文也是咒語

鳩摩羅什大師的翻譯版取名為《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》,即是說明是經文也是咒語。相傳玄奘大師往西方求法的路途上,遇上許多危險與挫折,都是靠默念《心經》來提升勇氣與保平安。在一般佛教徒的心目中,它是咒語佔的成分比較高,幾乎接觸佛法的人都會背誦,它僅有 260 個字,經文也寫得非常流暢,很容易背誦。甚至各地有它的書寫掛額,甚至雕刻在各種物品或顯著的地方,皆希望它可以邪保平安

4. 《心經》與「無為法」

佛陀所說的一切法(般若波羅蜜多)包含「無為法」與「有為法」兩種:

(1) 「有為法」:「」表示有所依賴的意思。「有為法」即是依因緣所產生的法,此種法會隨因緣生或隨因緣滅。我們這裡將其解釋為觀察受法對象的特質或需求所講的法,並沒有一定的格式或範本。大多引導如何布施?如何發起菩提心?如何保持心態使其不退轉?、、等等,典型經典是《金剛經》。

(2) 「無為法」:一般佛經裡解釋為不會隨因緣生滅改變的法。即是適合每位眾生且恆久不變的法理,包含佛教經典的人類觀、宇宙觀、五蘊、十二處、十八界等輪迴轉世的原理,典型經典是《心經》

佛陀即用「有為法」建立眾生對佛法的信心,與改變眾生對世俗態度,再以「無為法」教導眾生如何脫離六道輪迴之苦。

5. 《心經》譯本結構

一般經書譯本有「略本」與「廣本」兩結構,如下。

(1) 廣本

經文內有序分、正宗分與流通分等三部分。序分包含佛陀講經的時間、地點、因緣與聽眾。正宗分是經文的主要部分。流通分包含結論、聽眾感覺。如同「如是我聞 …經文 … 信受奉行」等三部分。

(2)略本

經文內對於序分與流通分僅簡單敘述。如玄奘大師所翻譯的略本內容如下:(全文 260 個字、五十三句)。

**  序分:「觀自在菩薩 …. 度一切苦厄」(共四句)

** 正宗分:「舍利子!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 … 依般若婆羅蜜多故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(共三十五句)

** 流通分:「故知般若婆羅蜜多,是大神咒 … 菩提薩婆訶。」(共十四句)

6. 《心經》漢譯版本

玄奘大師與鳩摩羅什大師所譯的是略本,其他大師所翻譯的是廣本。

(1) 《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》(略本)姚秦龜茲 鳩摩羅什譯(約西元402-412)

(2) 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(略本)唐朝玄奘譯(西元649)

(3) 《菩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(廣本)唐朝摩竭提國法月譯(西元732)

(4) 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(廣本)唐朝般若與利言合譯(西元790)

(5) 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(廣本)唐朝西域智慧輪譯(西元850)

(6) 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(敦煌石室本)(廣本)唐朝法成譯(西元856)

(7) 《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(廣本) 宋朝西域施護譯(西元980)

值得思考的是,在目前僅存的漢譯本當中,只有唐朝玄奘大師是中原人士,其餘都是西域或外國人。這些漢譯大師真是偉大,不但要研習經典要意,還要學習漢文,才能將經文翻譯成漢文,而且文辭又非常流利。我們較孰悉的鳩摩羅什大師是印度人,被抓到中原關在監獄中才開始學習中文,竟然能將《金剛經》翻譯成如此流利。從另一方面來講,也表示佛經非常珍貴,那麼多人願意犧牲精神翻譯它,讓它能流傳百世,我們有緣接觸到它,應該好好珍惜。

<= 一、《佛教》凡人認識

三、《大般若經》諸法空相 =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