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、《心經》解脫與自在
粘添壽 撰
【經】無苦、集、滅、道
【凡人解意】
* 接著,超越苦、集、滅、道的侷限,能不畏懼、不逃避苦、集、滅、道,能,且能與其共存。
凡人備註 |
脫離苦海除了斷十二因緣外,修持苦、集、滅、道四聖諦也可以脫離苦海,首先瞭解苦、集、滅、道的意義,再觀苦、集、滅、道的事實,就能超越苦、集、滅、道的侷限,如此則能不畏懼、不逃避苦、集、滅、道,能與苦、集、滅、道共存,這就是無苦、集、滅、道。 觀苦 什麼是苦?除了生、老、病、死之外,貧窮是苦;富足也是苦、悲傷是苦;歡笑也是苦、痛苦是苦;快樂也是苦。為什麼呢?萬事萬象都在無常的變化,不能永遠持有的都是苦。 觀集 苦的原因是什麼?是從何來?若能自觀己心,便會發現苦的原因不從外來,是自我心中的煩惱產生。如此一來,便能心平氣和的接受現實,另一方面又能在生活中不敢再製造苦的原因。 觀滅 沒有一樣具體的方法稱為滅,所以很難關照,只有以實踐滅苦之道來產生滅苦的功能。滅苦之道的觀法是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身(行為)、口(言論)、意(意念),是否我貪、我瞋、我癡的自我執著,也許觀念轉了一下,苦惱就消失了。 觀道 隨時檢點自己的言行心向,是不是驕傲、忌妒、貪欲、怨忿、瞋怒、懷疑等煩惱,有則改之,無則避免,那便是在修道了。[1] |
【經】無智亦無得
【凡人解意】
* 斷除煩惱、脫離苦海之後,已不再需要甚麼般若智慧,已不在乎是輪迴轉世或登上佛果了。
凡人備註 |
【觀無智亦無得】 沒有般若智慧才會產生煩惱,所以當發生煩惱時,需反觀自己是否有般若智慧。首先需辨識真煩惱或假煩惱,因生活上所需而產生的煩惱是假煩惱。譬如,身體的感覺,如疲倦需休息、病痛思醫藥、飢餓求思食、等等,都是生理上的自然現象,算是假煩惱,必須和它和平相處不要排斥它。但為了追求虛榮名利而產生的貪、瞋、癡的煩惱才是真煩惱。譬如,父母養育孩兒是天經地義的事,不算是煩惱,但如果對孩子期望過高,過分擔心產生了煩惱,才是真煩惱。因此,在日常生活中起心動念時,若煩惱起,就要問自己:「我有般若智慧嗎?」如能隨時警惕自己,直到煩惱不起,就不需要般若智慧,也沒有所得,即是:無智亦無得。[1] |
【經】以無所得故,菩提薩崜,依般若波羅蜜多故,心無罣礙
【凡人解意】
* 心中能無所求、無所得時,就是自在的菩薩。菩薩是以般若智慧從有所求有所得的此岸,到達無所求無所得的彼岸之後,心中就沒有任何罣礙,且能自由自在。
凡人備註 |
【觀心無罣礙】 菩薩因為已到無所求無所得的程度,那是依靠般若波羅蜜多的力量所致。由於般若的空智慧,已將一切自我的執著掃蕩清淨,自心即是清淨的智慧,有心的功能,無心的執著,所以是「心無罣礙」。 一般人很難達到心無罣礙,因為凡是起心動念,都有自己主觀的立場,既然預設立場,就不容易把心門敞開,尊重他人、接受他人。如能凡事多為他人立場設身處地著想,諒解他人,同情他人、協助他人,而少為自我主見作保護,少為自我得失做考量,則雖不能心無罣礙,至少也能愉快。 |
【經】無罣礙故,無有恐怖,遠離顛倒夢想
【凡人解意】
* 因為心中已無罣礙,生活中就能安詳和樂,不再惶恐不安,不再顛倒是非,妄想天開。
凡人備註 |
【觀顛倒夢想】 經常訓練自己的心智,保持在很清楚的情況下生活,不輕易地動情緒,把自我中心看淡一點,把近利及私利看輕一點,勿把緩急顛倒,勿把公私顛倒,勿把先後顛倒,勿把親疏顛倒,勿把遠近顛倒。 在現實環境中,不論是順境或逆境,最好觀想都是一場夢,煩惱就會少一點。由於知道自己在作夢,得失心就不會那麼強烈,製造自我干擾的機率,也會相對地減少。 |
【經】究竟涅槃
【凡人解意】
* 完完全全消除一切煩惱。
凡人備註 |
【觀究竟涅槃】 * 涅槃:梵文。寂滅、滅度的意思,一般解釋為修道已成,脫離肉身往生佛國。 * 究竟涅槃:已滅除煩惱,超度生死眾苦,進入安詳寂靜而不受煩惱所動的心境。 * 安詳寂靜:安詳寂靜並非每天都坐著不動,沒有任何心思的意思,而是當你色身受到干擾時,你的心不會隨之妄動,而能保持平靜的心情接受它。另外,心中也不會產生妄想念頭,能保持平靜的心思。如此一來,即可清清楚楚的觀察萬象的變化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