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、《大般若經》般若智慧

四、《大般若經》般若智慧

般若」是梵音譯,是智慧的意思,但並非一般所言的智能與慧根的智慧,而是能領悟「空與無常」的能力。為了辨識與「世間智慧」不同,又稱為「了空智慧」、「妙智慧」或乾脆稱為「般若智慧」。兩者差異如下:

(1) 「世間智慧」由心外(向外)所探求到的智慧,譬如,學習法律知識、與客戶應對能力等等,具有這些智慧後可考取律師,從事法律工作。

(2) 「般若智慧」由內心(向內)所探求到的智慧,譬如,學習如何放下煩惱,不受貪、嗔、癡、慢、疑的誘惑,過著安詳平安的日子。

基本上「世間智慧」與「般若智慧」兩不相衝突的,有了世間智慧,我們有技能可以服務社會大眾,也能讓我們過著富足安康的日子,我們由小到大接受教育都在學習取得「世間智慧」的能力,不在此介紹。相對的,探索「般若智慧」能讓我們不受外界誘惑產生煩惱,遇到逆境也較能逆來順受,過著平安喜樂的日子,這是我們學習佛法最主要的目的。

        如何提升般若智慧的能力,可區分為三個層次:

(1) 文字般若

閱讀與空性相關的書籍或經書,了解何謂空?何謂無常?是最基本入門的途徑,譬如:閱讀佛書或聆聽佛學大師演講開示。佛經與其它宗教經典一樣,都具有高深的哲學思維與神祕色彩,很容易讓人沉迷其中,誤認為讀了許多佛經就已深入理解佛法精隨,其實不然。僅吸收文字般若對於學習佛法精神實質上幫助不大,最多僅能說是佛學學者而已,必須接以下觀照般若去探討內心世界才會有幫助。

(2) 觀照般若

有了文字般若知識後,需再藉由各種途徑刺激或引導進入空性的境界,一般稱為「開悟」,在佛門內有許多不同開悟途徑延伸了許多宗派,基本途徑如下:

     1. 「定」:就是讓心靜下來產生智慧,方法有:靜坐、持咒、唸佛等等。

     2. 「辯論」:與同等能力的學徒,共同辯論某「話題」來刺激思維能力,對於何種話題就很重要。

      3. 「苦行:讓身體忍受極大痛苦來淨化思維,有苦行、拉力、斷食等等。

無論什麼方法都只是某一種途徑而已,重要的是心態的改變。對於「開悟」請不要把它看成太神祕,它是「想通」、「變通」、「轉換」、、等等的統稱,只要能不再被蒙蔽而看清了真實的情境皆是。每個人想要「轉變」、「轉換」自己的想法、看法並不容易,並不是看書、讀書可以達成的,需要實務的演練才可達成。「」是方法之一,隨時能留意、自我審視才是重點。(容後介紹)

(3) 實相般若

領悟空性之後,再繼續修持達到不懼怕空性、不排斥空性、接受空性且能與它和平相處之境界,即是「實相般若」。其實「實相般若」是某種程度的修持境界,也是較高層次的修練方法,一般凡人未達到此境界很難體會的,僅能了解其意。

以上三者並非獨立的,而是相扶相持的。舉例而言,文字般若就如一部車子,觀照般若如駕駛技術,實相般若就如目的地。僅有文字般若,而沒有觀照般若,僅能稱為佛學學者,不能稱之般若修行者。另外,沒有文字般若,僅有觀照般若,將無法啟動駛往領悟空相的實相般若領域。

      由以上的敘述,我們大略可以理解「觀照般若」是修練般若智慧的主要途徑之一,其中又以「」為主要修行途徑,什麼是「觀」?觀與看兩者不同如下:

* :用眼睛向外觀看,吸收外部所要的資訊。

* :用意志力往內心看,去探討內心存在的事物。

如何「觀」自我內在世界,可由兩個層面來介紹:

(1) 自我審視的觀

隨時隨地靜下來,檢視自己的行為是否違背常理?是否合乎道義?有沒有傷害到對方?是否太過於自私自利、、、等等,即是「一日三省」的概念,時常自我檢討自己所做所為,就是最好的「內觀」。如果發現任何不對地方,應該立即糾正;有造業的情事需立即懺悔;有傷害到他人的地方,應立即道歉並乞求原諒。另外,有些情事並不適合以「」跟「」,來辨識「可以」與「不可以」,可能因做對了事而傷害到他人,也可能做錯了事挽救了更多人。《心經》教我們如何自我觀察、如何檢視自己的步驟如何?

(2) 養成「定」的觀

依佛教教義,眾生都有一只主宰的發號命令器,即是普羅大眾所稱的「」。當眾生接受到外來訊息時,「」的感受可能是歡喜的、痛苦的、悲傷的、興奮的、怨恨的、慈悲的、、等等,有了這些感受,就會發出相對應的反應。值得注意的是,「」的感受如何,與教育程度無關,與年紀高低無關,與個人修養有關。如果「」被蒙蔽了,潛在的良知不見了,容易被激怒,行為中容易傷害到別人,傷害到自己而不知覺,就如同柏楊所說的:「淺碟子」。

眾生自「無始」以來時,「心」是明亮光滑的,「心」的感受是慈悲的、友善的。但很不幸在累世中為了求生存,滿足自己的慾望中不斷的造業,使它蒙蔽了一層汙垢。「」表面上的汙垢越深則良知越低,分不清是非善惡,漸漸養成貪、瞋、癡的性情,如此在無形中繼續造惡業,則「心」繼續被污垢蒙蔽,漸漸泯滅了良知,該眾生一生一世都不見光明,在貧賤困苦中過日子。因此,我們必須擦亮「心」使其恢復明亮,就如神秀大師所言:「身是菩提樹,心如明鏡台,時時勤拂拭,莫使惹塵埃。

想擦亮「」上的污垢,則需仰賴「」的功夫。「」是浮動不停的,佛陀說剎那間就有三萬八千個念頭產生,如何穩定它使不至於浮動,則須仰賴「定」的功力。吾人發現只要心能專注於某樣東西,就能讓它穩定下來。如果專注於某種聲音,即是「觀音」;專注於某張影像,即是「觀色」;讓身體接受某種痛苦,即是「觀受」、、等等,無論觀什麼就是要「心」定下來,有下列三個層次:

** 當「心」有點定力後:「心」接受到外來訊息時,能穩定不會立即回應,能經過思考後再處理,則可避免再造惡業,「心」就不再被塵垢所染。

** 當「心」的定力漸強後:「心」受到激烈刺激後,則能明瞭很難避免造業時,此時應立即持咒、唸佛號、或唸經,讓「心」穩定下來避免造業。

** 當「心」的定力夠強時:即可回顧過去所造的惡業,每條惡業都給予懺悔,發誓永不再犯,如此即可消除惡業,使「心」恢復光亮。

如果能修練到「心」的汙垢已清除乾淨,不再被蒙蔽,回歸無始本性,就不用再理會污垢並與其共存,如同惠能大師所說的:「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臺,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」這就是「觀」的功夫。

如何讓心「」下來,最入門、最普遍的方法是「念佛,如何一心不亂的念佛請參考聖嚴法師的開示:(備註:念佛不一定要打坐,隨時隨地唸都可以。)

般若智慧」是佛學裡最重的修持條件之一,在「佈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般若」等六大波蘿蜜的修行管道中,般若波羅蜜更為上首。少了般若智慧的引導,所有修行道路皆是空談。吾人欲窺視佛法道義,應該由修練般若智慧開始。

<= 三、《大般若經》諸法空相

五《大般若經》五蘊十八界 =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