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、《金剛經》重要名詞

三、《金剛經》重要名詞

粘添壽 撰

若能先了解《金剛經》裡重要名詞的含意後,再來閱讀比較能事半功倍。

3-1「布施」

不要僅侷限於施捨的含意,譬如:捐獻錢財(財布施)、說法講道(法布施)、或是拯救眾生,維護世界和平(無畏布施)…等等。吾人將它簡化成為人處事的「態度」,譬如:工作上是否盡心盡力?是否孝敬父母?兄弟姊妹之間是否保持友愛?朋友之間是否講求信任?…等等。只要不違背道德正義、不謀求私利,可以讓他人或大眾受益的行為就稱為「布施」。

譬如:早上出門上班時遇到鄰居時,給他一個甜蜜親切的問好,也許就能讓他整天都感覺到很溫暖、愉快,這就是布施。相對的,您給他一個冷漠的臭臉,也許會讓他感覺到甚麼地方得罪了您,讓他整天坐立不安,這就是造業。布施與造業兩者都非常容易,如何改變您的心態,隨時隨地布施,才是最大功德。

整部《金剛經》都在告訴我們,當您「布施」造福他人時,應該保持何種心態,為了自己?為了他人?為了眾生?或無所謂在你內心自然產生。除此之外,當您遭受到他人對你布施或侮辱時,您會有甚麼反應?要抱著何種心態去接受它、抗拒、容忍、或無怨無悔的自然接受它。

3-2 「空」

佛經裡很重要的術語,雖然《金剛經》裡沒有提到,但如沒「空」的概念,是很難理解《金剛經》的,吾人用幾個層次來介紹。

「空」並非「沒有」,最容易懂的概念是「空間」的空,並且位於「存在」與「不存在」兩者之間的空隙的「空」。[4]

佛學認為宇宙之間的萬物沒有一樣東西可以獨立存在,都是由兩個以上元素在因緣際會下結合而成譬如:人或眾生的色身,是由地、水、風、火四個元素所構成,地就是身體上肉、骨頭,水就是身體上流動的血液或口水等等,風就是呼吸空氣,火就是食物進入身體產生能量。但每一元素也不是獨立個體存在,也是由許多微元素所組合,微元素也是許多微微元素所組合而成,如此概念符合現代科學論述(如物質波)。如果追根究底到最細結合元素是如何產生?就如同雞與蛋何者為先的問題,需要更深入的探討,不再此論述。[8]

這些元素在「因緣際會」下組合或分散造就萬物萬象的「成、住、壞、空」(成是形成,住是安住,壞是敗壞,空是消失)。其中「因」表示過去所造的福田或業障,「緣」表示當下所遇到不可預測的緣分。以眾生色身為例,它是由地、水、風、火結合而成稱為「因緣生」,也由「因緣滅」地、水、風、火離散而死亡,或其中元素發生因緣生、滅產生了各種疾病。

不僅有形色身如此,無形的意念、想像、知識 … 等也是。如此推論,宇宙間人、事、地、物沒有一樣東西可以永遠保持不變、永遠存在、或確定不存在,這就是「空」的涵義。簡單的說,「空」即是:

(1) 世間沒有獨立存在的東西

(2) 世間沒有不變的東西。

如果某人修持到可以理解因緣變化間的過程,觀察到存在與不存在之間的空間,表示他已證悟到「空」的境界了。[5]

宇宙間萬物的「成住壞空」,皆是隨「因緣生」、「因緣滅」變化,無法推測與捉摩,稱之為「無常」。譬如「愉快」是一個心理狀態,可能是由當地風景、氣候、人文、、個因素所組合成(因緣生),但來了一陣西北雨(因緣生)打亂了愉快的心情(因緣滅),因此愉快也是無常的現象。

《心經》對空的解說:[5]

1. 色不異空:眼前所看到的景象,會消失或改變的。(因緣滅)

2. 空不異色:看不到東西並不表示不存在,當因緣到來就會產生。(因緣生)

3. 色即是空:任何景象都會過去的。(因緣滅)

4. 空即是色:隨著不同因緣會產生各種景象。(因緣生)

既然人、地、事、物都隨因緣變化,眼前的一定會過去、過去的不會再來、未來的很難掌握,因此佛家非常重視「把握當下、活在當下」(唯有抓住當下,才可創造未來)。[2]

3-3 「實相」

實相即是真相的意思。佛教認為無論有形或無形的一切事物,在因緣生與滅之間變化產生暫時的現象稱之「實相」。譬如:「是實相者,則是非相,是故如來說名實相」,意思是「相」是無常的變化,當下所看到的實相,下一個當下就不一樣了(非相)(因緣隨之變化),理解此現象,如來說真的是實相。

3-4 「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」四相

我相」是對我自己立場的執著(無論善、惡皆是),「人相」執著於對方,「眾生相」執著於多數人,「壽者相」執著於過去、現在、未來。至於執著於甚麼?這依照當下所遇到情況而定。

(1) 譬如:你買一件衣服,只侷限於自己喜歡的顏色,對其他顏色都不予考慮(我相),不僅如此,你非常在乎別人對你這件衣服的看法(人相),另外,你又希望穿著它在大眾中會顯出高貴的樣子(眾生相),又希望它能永遠不要退流行(壽者相)。因此,並非執於四相都是不好,而是要看你執著的出發點如何。

(2) 譬如:你專情於某政黨,對於該政黨一切措施您都認為是好的,對其他政黨的政見都是不好的(執我相)。不僅如此,對於相同政黨認同者就非常喜歡,對於不同政黨者就非常厭惡(執人相)。更甚,每天收視同政黨言論,並到處宣說希望求得更多同好者,對於其他政黨的任何政見都給予嚴厲批評(執眾生相)。一天過了再一天,一月過了再一月,一年過了再一年都生活在自己所畫的圈圈裡,永遠走不出去(執壽者相)。如此執於四相就不好了。

由此可見,「執著」有正向及反向的,但都是產生「煩惱」的因素,如何放下執著,移除妄念,使我們能處於清淨無暇、安詳喜樂,這就是無四相的修持目的。

3-5 「三十二相」

古印度傳說聖人有「三十二相、八十種好」的形樣。佛陀因修行三十二善業而得三十二種莊嚴相貌,至於八十種好形象則沒有一定的說法。除了佛陀外,古印度聖人轉輪聖王也具有此形相。[7]

3-6「三身」

大乘佛教認為佛陀有三身:[7]

應身(應化身):佛陀為了度化六道眾生,隨環境所顯現的形樣。(眾生可見的,或簡稱「化身」)

報身(受用身):佛陀為初地以上的菩薩說法,所顯示的形樣。(初地菩薩可見的)

法身(自性身):佛陀不生不滅的形樣。(諸佛可見的)

3-7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

。中文最接近的翻譯是「無上正等正覺」,「覺」就是「佛」,表示覺悟世間為何受苦,了悟如何脫離苦海過著安詳的日子。

發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」簡稱為「發菩提心」,發起修得無上正等正覺的決心。一般人初發學佛者,稱為「初發菩提心者」。

得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』是指得到「無上正等正覺」的果位(僅次於佛陀的果位)。菩薩修持到此果位之後,表示具有般若波羅蜜智慧,脫離六道輪迴轉世之苦,永享極樂世界。

3-8 菩薩

菩提薩埵的簡稱,梵文音譯。

菩提是「覺」的意思,薩埵是有情眾生,合起來是「已覺悟的有情眾生」,或簡稱已覺悟的眾生,但還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位。

一般將已發菩提心的有情眾生,稱之為「菩薩」。

對於佛法已有相當認識者,可說是已入門者,稱之為「初地菩薩」。

3-9 涅槃

梵文音譯。意譯為「滅」、「滅度」或「寂滅」。

菩薩修持到斷除煩惱障礙,脫離生死輪迴,法身常在的境界,稱為涅槃

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,即是已能「究竟涅槃」。

3-10 「正 -> 反 ->正」思辨推論

佛陀在《金剛經》裡用很多隱喻的說法,希望啟發門徒的邏輯推理思維,常見的是「正->反->正」的推理,即是「如來說 ###,既非###,是名 ###」,意思是「是 -> 不是 ->才是」,先說正的現象,再否定此現象(空的原理),最後證實它存在的理由。

譬如:「如來說具足色身,既非具足色身,是名具足色身」。表示化身的佛陀的色身(肉身),如同一般由地、水、風、火四大元素在因緣際會下產生(具足色身),但這色身也會隨時在因緣際會下變化或消滅(非具足色身),但為了方便對眾生說法,還是需要一個完整的色身(是名具足色身)。[4]

3-11 「正 -> 反 ->合」思辨推論

另一個推論是「是 -> 不是 ->是與不是」,先說正的現象,再否定此現象,最後證實存在與不存在的現象。譬如:「如來所說身相,既非身相,若見諸相非相,則見如來」。表示如來所說的身相(正),並非凡夫所看到的身相(反),如果能領悟到所看的如來身相並非如來真相,就真的見到如來了(合,空的原理)。[4]

3-12 修持果位

眾生依照修持佛法程度,可得到果位的次第為(以下皆梵音):須陀洹、斯陀含、阿那含、阿羅漢、菩提薩崜(菩薩)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、佛陀。但只要能得到須陀洹果位大多稱為「初地菩薩」了。另外,早期佛教精舍並沒有認定修持果位的評定制度,大多是由老師(佛陀)授記的。

3-13 五眼神通

佛法修持當中會產生某些神通,依照修持程度次第如下:人眼、天眼、慧眼、法眼、佛眼。人眼即是一般眾生(人)可以看到的景象,據說修持到初地菩薩後就具有天眼神通,可以看到天界的景象。至於其它神通的能力,就不需要去考究,離我們太遠了。

<= 上一頁 《金剛經》緣由

下一頁《金剛經》讀誦要領與分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