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金剛經》第 6~9 分

《金剛經》第 6~9 分

第六分、正信稀有

菩提白佛言。世尊。頗有眾生。得聞如是言說章句。生實信不。佛告須菩提。莫作是說。如來滅後。後五百歲。有持戒修福者。於此章句。能生信心。以此為實。當知是人。不於一佛二佛。三四五佛。而種善根。已於無量千萬佛所。種諸善根。聞是章句。乃至一念生淨信者。須菩提。如來悉知悉見。是諸眾生。得如是無量福德。

凡人解意

(1) 須菩提問佛陀:「世尊!一般眾生聽了您這些話會相信嗎?」

(2) 佛陀回答須菩提:「您不要這樣說,如來滅度直到後世五百年,有持戒修持福報的人,對於此經典能保持信心,且能確實執行,這些人不僅曾經於一佛、二佛,或三、四、五個佛世界前種下善根,甚至在無量數佛世界前種下了善根。他們聽了這些言說章句,只要能產生一念淨信心者。須菩提!如來都會知道,清清楚楚的看到,這些眾生獲得如是無量福德。」

凡人備註

(1)後五百歲』。許多高僧解釋為末法時代後 500 年,離佛陀在世傳教稱為正法時代,到了末法時代到底多久,有許多不同的看法,吾人將它比喻為很久遠以後(也許幾千年後)。

(2)一般佛家所說的一佛一「」世界,「」表示全世界毀滅重新建構而成的時間。

(3) 此段經文意思能相信此經典者,已在累世中積福德、種下善根,才能有此福分修持到本經,也才能相信此經。這也表示沒有善根者是沒有機會修持到本經典,也不相信此經典。

 

何以故。是諸眾生。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。無法相。亦無非法相。何以故。是諸眾生。若心取相。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。若取法相。即著我人眾生壽者。何以故。若取非法相。即著我人眾生壽者。是故不應取法。不應取非法。以是義故。如來常說。汝等比丘。知我說法。如筏喻者。法尚應捨。何況非法。

凡人解意

(1)「為什麼呢?這些已種善根的眾生已不再執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的困擾,不但如此,他們不再執著於般若波羅密法可依賴,也不拋棄波若波羅密法。」

(2)「為什麼呢?這些眾生若心中有所妄念,即陷入四相執著,若依賴般若波羅密法,也陷入四相執著。為什麼呢?若完全拋棄般若波羅密法,也陷入四相執著,因此,不應依賴般若婆羅密法,也不能沒有般若波羅密法。就是這樣,如來常說,你們這些比丘,應該了解我所說的法,就像比喻渡過河的船筏一樣,過河之後就應該捨棄它,不該再背著它走。正當的法門領悟之後就應拋棄它,何況那些非正當的法門呢?」

凡人備註

此段經文意思:後世眾生能相信此經文者,表示他已在多個佛世界修持過,是累世修持來的福慧,且已能拋棄四相的執著,已脫離此波若法門,更不會著迷於其他法門。如來常告訴你們,修持過的法就可以將它拋棄,不再掛念著修甚麼法。

 

第七分、無得無說

須菩提。於意云何。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。如來有所說法耶。須菩提言。如我解佛所說義。無有定法。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亦無有定法。如來可說。何以故。如來所說法。皆不可取。不可說。非法非非法。所以者何。一切賢聖。皆以無為法。而有差別。

凡人解意

(1) 佛陀提問:「須菩提!你的意思怎樣?如來有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門嗎?如來有說過這樣的法嗎?」

(2) 須菩提回答:「依照我了解佛陀所說的意思,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法門,稱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,也沒有一定的法門如來可說。為什麼呢?如來所說的法是不可以直接引用,也無法直接說明,說不是法也不對,它確實可以渡化眾生。就是這樣,與一般聖賢都採用的「無為」教導眾生(或修行),之間有很大的差異。」

凡人備註

(1)佛陀所說的一切法(第十七分、三十一分),包含無為法有為法兩大類別,『為』就是有所依賴的意思。『無為法』是無所依賴『因緣』產生的法,也就是說這類型的法是恆久不變,且較高深的理論。譬如:十二因緣、十八界、四聖諦 … 等。『有為法』是依『因緣』際會所產生的法,大多是隨眾生需求方便渡化的法門,並沒有固定的法理,隨環境、個人需求而產生。

(2)如同教學一樣,老師利用『有為法』來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與信心,大多依照學生的特質來引導他,針對每位學生所採用的方法也許不一樣。『無為法』即是傳授學生相關專業技術,譬如數學、語言、文學等等,針對各種學生的教學方法差異不大。

(3)譬如有位金牌游泳教練確實訓練了許多選手得過無數獎牌,大家公認他的教法非常有效,真的有一套(佛法)。是否可以請他將他那一套訓練方法教給其他教練,讓其他教練也可以訓練出優秀選手。也許該金牌教練會說,一般游泳的基本技巧(無為法)大家都會,我並沒甚麼特殊方法,只不過我觀察每位選手的特質,再依照他所需去訓練他而已(有為法),所以真正的方法是沒有一定的方法。另外,每位教練都有其專長,每位學生的特質也不相同,採用的方法(有為法)當然有所差別。

 

第八分、依法出生

須菩提。於意云何。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。以用布施。是人所得福德。寧為多不。須菩提言。甚多。世尊。何以故。是福德。即非福德性。是故如來說福德多。

凡人解意

(1)佛陀提問:「須菩提!如果有人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(金、銀、琉璃、玻璃、硨磲、赤珠 、瑪瑙等七種)來布施,此人所得福德多嗎?」

(2)須菩提回答:「很多,世尊!為什麼呢?此人所得的福德,是因他心中沒有以求福德的心態來布施,是這樣如來才說他福德多。」

凡人備註

(1)此段話給我們很大的警惕,如果有所目的來捐獻錢財布施的話,是否能得福報就很難說了,譬如,希望得名聲、地位、利益,欲求得好的報應來布施,如果真的得到目的,則此捐獻可能有所福報,因為心中會感覺非常滿足愉快。相反的,如果沒有得到相對應的利益,則可能心中會產生瞋恨,如此可能會造惡業。如此,就是因布施造了惡業,是一件很困厄的事。

(2)由此可見,心中無所得來布施才會真的得到福報,雖然不容易做到,但吾人最起碼沒有得到相對利益時,心中最好不要產生怨恨,能夠順其自然接受最好。

 

若復有人。於此經中受持。乃至四句偈等。為他人說。其福勝彼。何以故。須菩提。一切諸佛。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。皆從此經出。須菩提。所謂佛法者。即非佛法。

凡人解意

(1)佛陀繼續說:「若另有其人,能受持此經,甚至僅持經中四句偈。為他人解說,此人所得功德更超過前面布施人的功德。為什麼呢?須菩提,因為一切諸佛,以及諸佛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法,都從此經出來。須菩提!所謂佛法,是沒有一定的法門,僅將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眾多法門,統稱為佛法。」

凡人備註

(1)其實沒有一個普度眾生的法門稱之為佛法,心中無所掛念的布施,就是在執行佛法。

(2)至於哪一個四句偈?經典中並沒有明說,許多高僧各有不同看法。

 

第九分、一相無相

須菩提。於意云何。須陀洹。能作是念。我得須陀洹果不。須菩提言。不也。世尊。何以故。須陀洹。名為入流。而無所入。不入色聲香味觸法。是名須陀洹。須菩提。於意云何。斯陀含能作是念。我得斯陀含果不。須菩提言。不也。世尊。何以故。斯陀含。名一往來。而實無往來。是名斯陀含。須菩提。於意云何。阿那含能作是念。我得阿那含果不。須菩提言。不也。世尊。何以故。阿那含。名為不來。而實無不來。是故名阿那含。

凡人解意

(1)佛陀言:「須菩提!你認為已證得須陀洹的人會這樣想嗎?『我已證得須陀洹果位了』。」(須陀洹(梵音。意思:逆流)果位,表示他已進入「聖流」境界,心中以清淨不再被外界侵入,不再被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所干擾,心中已無所取捨。)

(2)須菩提回答:「不也,世尊!為什麼呢?須陀洹名稱為入流之意,心境以保持清淨無為不被外侵,不被色香味觸法六塵所蒙蔽,所以才得到須陀洹果位。如果他心中有『我已證得須陀洹果位』,表示內心還是被外相所執著,怎麼可以說得到須陀洹果位呢?」[1]

(3)「須菩提!你認為已證得斯陀含的人會這樣想嗎?『我已證得斯陀含果位了』。」(斯陀含(梵音。意思:一往來)果位,表示已修練到脫離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等三界束博。)

(4)須菩提回答:「不也,世尊!為什麼呢?斯陀含名為一往來之意,表示他能靜觀心境被外境影響變化的情形,當前念起妄想時,後念即將其終止,前念有所困惑時,後念即將其斷離,故稱之。如果他心中還有『我已證得斯陀含果位』,表示他的動念還未消除,就不能稱之為斯陀含了。」[1]

(5)「須菩提!你認為已證得阿那含的人會這樣想嗎?『我已證得阿那含果位了』。」(阿那含(梵音。意思:不來或不還)果位,表示已修練到斷除欲念。)

(6)須菩提回答:「不也,世尊!阿那含名為不來,表示已完全斷除欲念,外境無法已可欲之處,內境也無可欲之心,內外境實無再來或不來,故稱之為阿那含。」[1]

須菩提。於意云何。阿羅漢能作是念。我得阿羅漢道不。須菩提言。不也。世尊。何以故。實無有法。名阿羅漢。世尊。若阿羅漢作是念。我得阿羅漢道。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。世尊。佛說我得無諍三昧。人中最為第一。是第一離欲阿羅漢。世尊。我不作是念。我是離欲阿羅漢。世尊。我若作是念。我得阿羅漢道。世尊。則不說須菩提。是樂阿蘭那行者。以須菩提實無所行。而名須菩提。是樂阿蘭那行。

凡人解意

(1)佛陀言:「須菩提!你認為阿羅漢會有『我已證得阿羅漢果位』嗎?」(阿羅漢(梵音):無諍之意。已無煩惱可斷、無貪瞋可離、性無違順、心境俱空、內外常寂。)

(2)須菩提回答:「不也,世尊!為什麼呢?實在沒有一個依據可稱為阿羅漢。如果阿羅漢有證得果位之念,則表示心中還存有我、人、眾生、壽者四相的執著。世尊!佛說我得無諍三昧(心無生滅來去,唯有本覺長照),人中最為第一,是第一離欲阿羅漢,我不做是念我已離欲阿羅漢,如果我有得阿羅漢果位的妄想,那麼,世尊則不說是深修阿蘭那(梵音。清淨行者,已去除所得心之意)之人,若須菩提有阿羅漢之心,表示還存有所得心,非清境道。因沒有此妄念,須菩提才稱為清淨行者。」

凡人備註

(1)以上各果位境界係參考『《金剛經》六祖口訣』。[1]

(2)一般佛門修行者大多無法認定自己修到甚麼程度,需要由師父來認定,或預告他可以到達甚麼境界,稱之為『授記』(請參考第十七分)。由此分大致可看出佛陀當年授記門徒,由低階到高階區分為(以下皆梵音):須陀洹、斯陀含、阿那含、阿羅漢等層次,但這些果位都屬於「小乘佛法」的修持,僅是自我修練始能脫離六道輪迴轉世之苦,並沒有普渡眾生的宏願,一般稱之為「自了漢」。

(3)此段經文意思是菩薩在修持過程中,修行到某一層度之後,心中自然抵禦外相某種層次的干擾,如果菩薩還要特地去防禦這些外相干擾的話,就不能說他已得到該果位了。每一果位能抵禦外相入侵的層次有所不同,到底是甚麼層次,我們凡人很難理解的。

<- 《金剛經》第 1~5 分

《金剛經》第 10~13 分 -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