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金剛經》第 1~5 分

《金剛經》第 1~5 分

     本篇將依昭明太子的分段來說明,知道佛陀想告訴我們的是什麼,請不要以太深哲學理論來推論,更不要如同數學概念來計算它。能夠明瞭的詞句就不用再解說,專有名詞如第一篇介紹就不再重複。

    本篇並非將經文翻譯成白話文,而是將吾人所閱讀心得記錄下來做成筆記,每段經文記錄如下:

  • 】:經文原文。
  • 凡人解意】:吾人閱讀經文所能理解其意如何。
  • 凡人備註】:理解經文的補充說明。
  • [#]:內容來自第 # 項參考資料。(位於本篇最後面)

第一分、法會因由
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在舍衛國。祇樹給孤獨園。與大比丘眾。千二百五十人俱。爾時世尊。食時。著衣持缽。入舍衛大城乞食。於其城中。次第乞已。還至本處。飯食訖。收衣缽。洗足已。敷座而坐。

凡人解意

(1) 這是我阿難親自所聽到的紀錄下來。當時佛陀住持於舍衛國內「祇樹給孤獨園」(精舍名稱),與大比丘等一千二百五十人在此共修。

(2) 有一天到了午時用餐時間,佛陀如平常一樣著衣持缽,進入舍衛大城乞食。在城中乞食後回到本處,用完餐、收拾衣缽,洗足後照常敷座而坐。

第二分、善現起請

時長老須菩提。在大眾中。即從座起。偏袒右肩。右膝著地。合掌恭敬。而白佛言。稀有世尊。如來善護念諸菩薩。善付囑諸菩薩。世尊。善男子。善女人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云何應住。云何降伏其心。佛言。善哉善哉。須菩提。如汝所說。如來善護念諸菩薩。善付囑諸菩薩。汝今諦聽。當為汝說。善男子。善女人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應如是住。如是降伏其心。唯然。世尊。願樂欲聞。

凡人解意

(1)當時長老須菩提(梵音,意思:善現)在大眾中,從座而起、偏袒右肩、恭敬合掌(可能是精舍禮儀),向佛陀提問:「稀有世尊!如來善護念諸菩薩、善囑咐諸菩薩。世尊!若有善男子、善女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後,應該如何安住其心使其不退轉?應該降伏其心使其不生妄念?」。

(2)佛陀言:「好的,好的。須菩提!如你所說,如來善護念諸菩薩,善囑咐菩薩。今日你想聽聽,當然為你所說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,應如是安住、如是降伏其心」。須菩提回答:「是的,世尊,我很樂意聽講。」

第三分、大乘正宗

佛告須菩提。諸菩薩摩訶薩。應如是降伏其心。所有一切眾生之類。若卵生。若胎生。若濕生。若化生。若有色。若無色。若有想。若無想。若非有想。非無想。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。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。實無眾生得滅度者。何以故。須菩提。若菩薩有我相。人相。眾生相。壽者相。即非菩薩。

凡人解意

(1)佛陀告訴須菩提:「諸菩薩應如是降伏其心,所有一切眾生之類,若卵生、若胎生、若濕生、若化生、若有色(色界天)、若無色(無色界天)、若有想(識處天)、若無想(無處有處天)、若非有想、若非無想(非想非非想處天)。」[1]

(2)「我都將渡化他們進入涅槃境界,消除一切煩惱,如此滅度了無量無數無邊的眾生,但其實沒有一位眾生是因我而滅度的。為什麼呢?須菩提!若菩薩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的執著,就不能稱之為菩薩了」

【凡人備註】

* 佛陀將天、人、阿修羅、畜生、惡鬼、地獄等六道眾生的特徵區分為十種型態,我們人是胎生、是有色、有想,如果是天人的話則有色、有想、無想、非有想、非無想之類別。[1]

* 有主動與被動兩種說法:

(1)主動:佛陀說,我雖然渡了無量眾生,但都是他們自行努力的,如果他們心中執著於四相,有所依賴的話是不可能成為菩薩的。

(2)被動:菩薩雖然度盡了眾生,但心中如有眾生因我得度(我相),或只針對自己喜歡的人才度(人相),或認為自己功德很大且已拯救了社會(眾生相),或認為自己功德可以流傳萬世(壽者相),以上念頭的話,那表示該菩薩還未達到菩薩的修持境界。

涅槃寂滅、圓寂之義。表示已脫離六道輪迴之苦,永保清淨極樂。依修持境界又分兩種:

(1) 有餘涅槃:屬小乘佛法境界。如證得阿羅漢果位者,今生已斷除煩惱不再起造業,但前世所造業障猶存,雖已往生天界但還可能會再墮落六道輪迴轉世。

(2) 無餘涅槃:屬大乘佛法境界。不但今生已斷除煩惱不再造業,亦消除前世所造業障,永遠脫離六道輪迴轉世,是阿耨多羅三藐三普提境界。

*備註早期佛教比較著重於脫離六道輪迴,涅槃即表示已脫離輪迴轉世,永保安祥清靜之境。現代佛教較著重於教導眾生如何放下煩惱,涅槃即表示已放下煩惱且心中無罣礙,過著平安喜樂的日子

此段經文涵意是:菩薩如欲修得無上正等正覺,首先須無視六道輪迴中眾生的種類,皆將他們渡化遠離煩惱的苦境,使其能過著安詳和樂的日子。如此度盡無量眾生之後,心中不可存有度眾生的心態,否則表示心中還存有四相的執著,還未到達無我的境界,不能稱之為菩薩。(以現代佛教解釋)

 

第四分、妙行無住

復次。須菩提。菩薩於法。應無所住。行於布施。所謂不住色布施。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。須菩提。菩薩應如是布施。不住於相。何以故。若菩薩不住相布施。其福德不可思量。須菩提。於意云何。東方虛空。可思量不。不也。世尊。須菩提。南西北方。四維上下。虛空可思量不。不也。世尊。須菩提。菩薩無住相布施。福德亦復如是。不可思量。須菩提。菩薩但應如所教住。

凡人解意

(1) 佛陀接著說:「其次,菩薩在修行道路上,為人處事的態度(布施),不應該有所執著。也就是說,不為眼前所見、所聽、所聞、所接觸、或心中已存在的見解來布施。須菩提!菩薩應該如此布施,不被任何外相所束博。為什麼呢?如果菩薩布施的動機沒有任何執著(心中沒有任何目地或妄念)的話,其福德將不可限量。」

(2) 「須菩提!你認為東方虛空,可以度量嗎?」須菩提回答:「不可以,世尊。」

(3)「須菩提!南西北方,四維上下的虛空,可以度量嗎?」須菩提回答:「不可以,世尊。」

(4)「須菩提!若菩薩心中沒有任何執著,由本性自然發出的布施,其福德也如虛空一樣不度量。須菩提!菩薩應謹記這一點。」

凡人備註

(1) 佛陀將外境分為色、身、香、味、處、法等六塵,分別由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等六入(管道)進入色身(人),分別來影響人的思考與行為。此段的意思是菩薩不為任何外境影響或牽制來佈施(為人處事態度),

(2) 其實到這段經文,佛陀已將如何修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門說清楚,包含兩個重點。其一普渡眾生不可以有分別心,並保持三輪皆空(我沒有度眾生、沒有眾生被我度、我沒有執行度化的情事)的態度其二菩薩依行法門布施時,不可抱有期待任何回饋,也不能為外相所蒙蔽

(3) 其實,欲達到『應無所住、行於布施』是很困難的修行境界。一般人燒香拜佛至少祈求家庭平安、身體健康之類,無所求的話,動機可能會少了點。吾人僅能夠由保持不祈不求的基本態度做起。

 

第五分、如理實見

須菩提。於意云何。可以身相見如來不。不也。世尊。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。何以故。如來所說身相。即非身相。佛告須菩提。凡所有相。皆是虛妄。若見諸相非相。即見如來。

凡人解意

佛陀提問:「須菩提,你認為可以見到如來的身相嗎?(可以用身相判斷是如來嗎?)」須菩提回答:「世尊!不可以,為何呢?如來所說的身相是地、水、風、火四大元素結合而成,隨因緣變化不定,沒有一定的樣貌可見。」。佛陀告訴須菩提:「不但佛身如此,所有相都是虛妄不實的,如能真正領悟到所有相是虛妄的,就可以見到如來的法相了」。

凡人備註

(1) 空的基本理念。無論凡人或佛陀的色身,都是四大因素因緣生、因緣滅隨時變化當中。

(2)凡所有相。皆是虛妄。若見諸相非相。即見如來』這是一句很現實、很高深的隱喻。能看到的並不表示是真的,並須真實去體驗才知道真假。譬如:有位部落格作家,收集了許多介紹有關玉山風景資料,編輯後張貼於他的部落格上,許多人看了都非常讚賞。另有其人,看了他的文章後,確實登上玉山,才知道原來玉山的景象是如此(是真、是假另有定論),即是:所有相、皆是虛妄、若見諸相非相,即見如來。

(3) 這也告訴我們,研究佛經理論是僅看到虛妄假象(所有相皆是虛妄),必須確實去執行它,才可以見到真相(若見諸相非相,即見如來)。

<= 《金剛經》閱讀要領

《金剛經》第 6~10 分=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