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金剛經》第 10~13 分

《金剛經》第 10~13 分

粘添壽 撰

第十分、莊嚴淨土

佛告須菩提。於意云何。如來昔在然燈佛所。於法有所得不。不也。世尊。如來在然燈佛所。於法實無所得。須菩提。於意云何。菩薩莊嚴佛土不。不也。世尊。何以故。莊嚴佛土者。即非莊嚴。是名莊嚴。

凡人解意

(1)佛陀問須菩提:「如來前世在燃燈佛座下,有得到一個成佛的法門?」

(2)須菩提回答:「沒有,世尊!如來在燃燈佛處對於佛法並沒有真正所得。」

(3)佛陀再問:「須菩提!您認為菩薩有莊嚴佛土嗎?」

(4)須菩提回答:「沒有,世尊!為什麼呢?所謂莊嚴佛土,是為了方便開導眾生說法,取一個莊嚴佛土假名,保持清淨無暇的心即是莊嚴佛土。

凡人備註

所謂『莊嚴佛土』?許多高僧大德有不同說法,有待吾人慢慢體會它。

 

是故須菩提。諸菩薩摩訶薩。應如是生清淨心。不應住色生心。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。應無所住。而生其心。須菩提。譬如有人。身如須彌山王。於意云何。是身為大不。須菩提言。甚大。世尊。何以故。佛說非身。是名大身。

凡人解意

(1)佛陀說法:「就是這樣,須菩提!諸菩薩應該如此保持清淨無暇的心,不再執著於色相而產生虛妄心,不因外在的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等產生虛妄分別心。應該保持沒有任何內外在因素干擾的清淨心(被動干擾),並能由心中自然產生積極、正向善良之心(主動產生)。」

(2)佛陀再問:「須菩提!譬如,有人身體像須彌山王那麼高大,你認為此人高大嗎?」

(3)須菩提回答:「是很大,世尊!為什麼呢?因佛所說的並非色身大小,而是能保持清淨無暇心的身,它能不為外在六塵所干擾,且能容下像須彌山王那麼大的困厄。」

凡人備註

應無所住、而生其心』是很難的修持境界。譬如:某人受到挫折(如遺失物品、痛失親友、、等)一定會心痛,這心痛保持了多久,有人坦然接受、有人困惑一個月才舒展,有人一輩子走不出此傷痛,修持境界如何就看此心痛保留多久,能一下子就過去者,就是『應無所住』。另取一個例子房子著火,火勢不小,聽到裡面有人呼救聲,有人不敢進入救援、有人等穿好防火衣再進入、有人趕快打電話呼救消防隊,但有人不顧一切衝進去救,這就是『而生其心』,固然不一定對,但此自然產生的慈悲心是很難擋住的。

 

第十一分、無為福勝

須菩提。如恆河中所有沙數。如是沙等恆河。於意云何。是諸恆河沙。寧為多不。須菩提言。甚多。世尊。但諸恆河尚多無數。何況其沙。須菩提。我今實言告汝。若有善男子。善女人。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。以用布施。得福多不。須菩提言。甚多。世尊。佛告須菩提。若善男子。善女人。於此經中。乃至受持四句偈等。為他人說。而此福德。勝前福德。

凡人解意

(1)佛陀言:「須菩提!如果像恆河的沙數量之多的恆河,您認為那麼多恆河的沙,有很多嗎?」

(2)須菩提回答:「很多,世尊!那恆河已經很多了,何況它的沙。」

(3)佛陀言:「須菩提!我今真實告訴你,若有善男子、善女子,以滿所有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(請參考第八分)拿來布施,得到的福德很多嗎?」須菩提回答:「很多,世尊。」

(4)佛陀告訴須菩提:「若有善男子、善女子,受持此經甚至僅有四句偈,向他人演說,所得到的福報比前者還多。」

 

第十二分、尊重正教

復次。須菩提。隨說是經。乃至四句偈等。當知此處。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。皆應供養。如佛塔廟。何況有人。盡能受持讀誦。須菩提。當知是人。成就最上第一稀有之法。若是經典所在之處。即為有佛。若尊重弟子。

凡人解意

(1)佛陀言:「另外,須菩提!任何人演說此經,甚至僅有四句偈,其演說此經的地方,一切世間天、人、阿修羅等皆應來供養他,如同供養佛陀或塔廟一般,何況有人能受持讀誦。須菩提!應當知道此人,已成就最上第一稀有之法。」

(2)「研習此經典的地方,就如同佛陀已到該處,研習此經典之人就如同佛陀弟子,應該給予尊重。」

 

第十三分、如法受持

爾時須菩提白佛言:世尊!當何名此經。我等云何奉持。佛告須菩提。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密。以是名字。汝當奉持。所以者何?須菩提!佛說般若波羅密。即非般若波羅密。是名般若波羅密。須菩提!於意云何?如來有所說法不?須菩提白佛言:世尊!如來無所說。

凡人解意

(1)接著,須菩提問佛陀:「世尊!應當如何命名此經書?我們要如何奉持它呢?」佛陀告訴須菩提:「此經名為『金剛波若波羅密經』,僅這個名字,你就當奉持,為什麼呢?須菩提!佛所說的般若波羅密,並非有一法門稱為般若波羅密,須菩提!我只將許多引導眾生脫離苦海的智慧,匯集而持一個假名為般若波羅密而已。」

(2)佛陀繼續說:「須菩提!你認為如來有說一個固定法門嗎?」須菩提回答:「世尊!如來沒有說一定法門。」

凡人備註

(1)此經僅說明菩薩修持無上正等正覺智慧,應該保持何種心境、態度、、等,至於法門有四萬八千法門可以達到,至於採用何種法門,隨眾生習性而異。

(2)因有不同的法門也延伸了許多佛門宗派,譬如:禪宗、密宗、淨土宗、、、等。共同的特性是,他們都建議信徒由吃齋、念佛、禪坐、受戒、聽經開始。依凡人的看法,儘量要保持正向生活態度(布施)、善待親朋好友、孝敬父母、講求信用。活在當下,不再掛念以前、現在、未來的喜怒哀樂開始。

 

須菩提!於意云何?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。是為多不?須菩提言。甚多。世尊!須菩提。諸微塵。如來說非微塵。是名微塵。如來說世界。非世界。是名世界。

凡人解意

(1)佛陀再繼續問:「須菩提!你認為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,是為多嗎?」須菩提回答:「很多,世尊!」

(2)佛陀回答:「須菩提!眾生妄念如同三千大千世界微塵,綿綿不絕,非常多,如能修持般若波羅密得到清淨的心,妄念消除就不再有微塵,這就是微塵。如來所說的世界,是沒有妄念的世界,這才是真世界。」

凡人備註

(1)許多大師認為佛陀將眾生的『妄念』比喻成『微塵』。眾生的『妄念』是前念未斷後念即起,綿綿不斷雜亂無章,不知何處來也不知何處斷,如『微塵』一般散居各處,很難清除完畢。眾生修持菩薩道即是要控制自我妄念生滅,讓已生惡念斷除,再生善念,即是清除微塵之意。(參考第三十分)

(2)產生『妄念』有兩種現象一者是造成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等五毒的要素。菩薩在修行道路中,是不允許由五毒產生的妄念,如有此類妄念就很容易產生惡行。一種妄念是菩薩在觀想修行中產生,無法讓心情靜下來的雜念。

(3)為何要消除妄念保持清淨無暇的心,以臨場應變的「等一下」來說明。心中越能保持清淨,產生「等一下」的能耐就越強,表示你不容易受刺激,不容易受鼓動。譬如:當你受辱罵時,是否能「等一下」再回應;當你受到威脅時,是否能「等一下」再反映、、、。如事事能「等一下」,處事就能越圓滿。

 

須菩提!於意云何?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?不也。世尊!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。何以故?如來說三十二相。即是非相。是名三十二相。須菩提!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。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。若復有人。於此經中。乃至受持四句偈等。為他人說。其福甚多。

凡人解意

(1)佛陀再問:「須菩提!你認為可以看到如來的三十二相嗎?」須菩提回答:「不能!為什麼呢?如來所說的三十二相,是隨因緣變化的形相並沒有一定的相貌,不一定只限於三十二種,只不夠取一個法名三十二相而已。

(2)佛陀言:「須菩提!若有善男子、善女子,用如連續恆河沙數量的色身布施(累世的色身)。如果另有其人,受持此經,甚至僅有四句偈,為他人演說,其所受福報比前者多。」

凡人備註

(1)三十二相見如來』是典型的倒裝句,是鳩摩羅什大師文辭優美的地方。原意是『見到如來的三十二相』。

(2)古印度傳說經過三十二種善修行,即可得三十二種莊嚴相貌,每完成一種善修得到一種莊嚴相貌。譬如:菩薩修持完成六度波羅密即可得『足下安平立相』(第一相),即是兩足掌下皆悉平滿相之莊嚴法相。[維基]

(3)任何人隨時保持善布施,面貌會自然改變成溫柔體貼的樣子,讓他人很喜歡跟您親近,這就是『相由心生』,也如同得到莊嚴法相。相反的,你如果經常惡言惡語、面貌兇惡對人,別人不是閃著你,就是苦瓜臉看你,你所見到的會影響內心感受,久而久之,你面孔也隨之兇惡。

<=《金剛經》第 6~9 分

《金剛經》第 14~16 分 =>